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64篇 |
免费 | 754篇 |
国内免费 | 37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6449篇 |
航天技术 | 1312篇 |
综合类 | 717篇 |
航天 | 33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9篇 |
2023年 | 120篇 |
2022年 | 150篇 |
2021年 | 208篇 |
2020年 | 213篇 |
2019年 | 205篇 |
2018年 | 76篇 |
2017年 | 111篇 |
2016年 | 196篇 |
2015年 | 241篇 |
2014年 | 538篇 |
2013年 | 470篇 |
2012年 | 962篇 |
2011年 | 854篇 |
2010年 | 542篇 |
2009年 | 733篇 |
2008年 | 720篇 |
2007年 | 597篇 |
2006年 | 487篇 |
2005年 | 584篇 |
2004年 | 432篇 |
2003年 | 391篇 |
2002年 | 380篇 |
2001年 | 359篇 |
2000年 | 251篇 |
1999年 | 165篇 |
1998年 | 248篇 |
1997年 | 193篇 |
1996年 | 186篇 |
1995年 | 191篇 |
1994年 | 156篇 |
1993年 | 133篇 |
1992年 | 128篇 |
1991年 | 119篇 |
1990年 | 148篇 |
1989年 | 141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81.
182.
含有大量柔性零部件的多级可调静子叶片是压气机的重要防喘措施,柔性零部件的弹性变形会对可调静子叶片的调节精度和调节角度一致性产生较大影响.以高压压气机多级可调静子叶片为研究对象,使用ADAMS虚拟样机仿真软件对其进行刚柔混合动力学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多级可调静子叶片设计的合理性.改变联动环支架的间隙和数量进... 相似文献
183.
地面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是研究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加热的主要手段。针对临近空间复杂气动外形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热环境研究的需要,分析探讨了国内气动热试验及测量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外形特征以及飞行剖面、边界层转捩和气动热环境特性等,进而分析了气动热环境风洞试验模拟理论,介绍了适用于气动热研究的风洞试验设备及其模拟能力,重点讨论了适用于不同类型风洞的热流测量技术发展近况、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在以长时间、高热流、高壁温为主要特征的高超声速飞行试验中,无法应用风洞环境下的热流测量技术,因而介绍了目前飞行试验中采用的气动热测量技术,讨论了根据结构温度反辨识表面热流存在的问题,以及热流传感器表面的\"冷点效应\"、表面催化特性等因素对飞行试验气动热测量的影响,提出了后续工作中应重点研究和解决的临近空间飞行器气动热环境测量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4.
地面风洞实验是开展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目前可用于高超声速边界层三维空间测量的实验技术仍极为缺乏,且已有测量技术的动态响应频率普遍较低。基于光的折射和干涉原理,搭建了一套非介入式聚焦激光差分干涉仪测量系统(Focused Laser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y,FLDI),可有效获取三维流场空间点的密度变化。在马赫数为8的常规高超声速风洞中,使用FLDI开展了来流雷诺数107/m、7°半锥角尖锥标模边界层的不稳定波测量实验。结果显示FLDI成功捕获到频率在327 kHz的第二模态不稳定波及其谐波(645 kHz)。通过与PCB测试结果进行对比,FLDI的高信噪比、高解析频率(本文实验有效解析频率1.5 MHz)、高空间分辨率(沿流向小于1 mm)等优点得以体现。鉴于FLDI的高时空分辨率等优良特性,其可用于高超声速边界层不稳定波行为以及感受性等问题的研究,为深入认识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机制以及感受性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185.
文中总结了国际航空机电系统技术研究现状,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先进飞机研发体系,将机电系统技术提升至与飞机平台技术并重的地位,将综合推进、能源与热管理技术列为核心技术领域,持续开展了MEA、INVENT、INPPAT、AVEM、NGT-PAC等一系列面向机电领域的重大技术专项和演示验证计划;梳理了系统架构综合化、能源利用多电化、能量管理高效化的机电系统技术发展趋势;展开了机电系统技术研发思考,提出了强化机电系统技术发展规律和需求认识、升级机电系统技术基础研究,和仿真验证能力是引领机电系统技术发展的2个关键方向。 相似文献
186.
188.
189.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