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92篇
航空   560篇
航天技术   19篇
综合类   84篇
航天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王运涛  李松  孟德虹  李伟 《航空学报》2014,35(12):3213-3221
基于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和结构网格技术,采用亚跨超声速平台(TRIP3.0),数值模拟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梯形翼构型。研究了控制方程、网格密度、流动转捩和初始条件等不同影响因素对气动特性的影响。风洞试验是2002年在NASA Langley 14ft×22ft亚声速风洞中完成的,试验结果包括了基本气动力和力矩、表面压力系数和边界层速度型分布。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求解完全的RANS方程,提高了翼梢涡的模拟精度;网格密度主要影响翼梢涡的强度;转捩模型提高了边界层的模拟精度,进而提高了升力系数、俯仰力矩系数的模拟精度;最大升力系数及失速迎角对初始条件具有依赖性。  相似文献   
532.
γ-Re_θ转捩模型的标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γ-Reθ转捩模型,补充了相应的关联函数。基于平板的试验数据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的trip软件平台上对该关联函数进行了标定,并研究了关联函数的变化对转捩结果的影响规律。通过修正与SST湍流模型的结合,改进了转捩位置后壁面摩擦阻力系数偏低的状况。  相似文献   
533.
跨声速叶栅抽吸流、激波以及分离流相干效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掩刚  任思源  牛楠  刘波 《推进技术》2011,32(5):664-669
以某高负荷、跨声速压气机叶栅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值模拟手段探讨通过抽吸控制激波从而控制附面层发展的可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抽吸量的增加吸力面马赫数峰值提高,激波损失增加,同时使得吸力面马赫数峰值点位置后移,附面层分离减弱,分离的减弱所导致的总压恢复系数增加量要远大于激波强度增加所导致的总压恢复系数减小量;抽吸对叶栅性能改善存在一个最佳抽吸量1.2%;在保证叶栅静压压升不变的前提下,相对于未抽吸条件1.2%抽吸使得叶栅总压恢复系数提高10%,扩散因子降低18%,落后角减小5°;通道激波后实施附面层小流量抽吸不能有效改善附面层内部流动参数,当实现前缘入射斜激波投射点位于通道激波上游时,叶表附面层流动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534.
具有尖头细长构型的飞行器在实际大攻角飞行和风洞试验中,侧向力系数和偏航力矩系数存在非确定性,给数据分析和使用带来很大困难.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本文发展了一种附加头部微扰动的试验技术,并在YF16模型大攻角试验中开展了应用.试验中通过压力分布确定头部分离流动特征,再采用人工转捩和头部微扰动技术在大攻角风洞试验中确定侧向力和...  相似文献   
535.
张乐  周洲  许晓平 《推进技术》2016,37(8):1438-1446
为进一步提升飞翼布局无人机耦合进排气系统的气动性能,针对进排气附近翼面上多鼓包开展了减阻特性与优化设计研究。基于弹性体变形思想的FFD(Free-Form Deformation,自由变形)方法,对飞翼无人机多鼓包进行有效的参数化,并构建了网格自动生成方法;结合γ-e_(θt)转捩模型进行CFD数值模拟,利用RBF代理模型及多岛遗传算法进行多鼓包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基于FFD方法的多鼓包技术设计变量较少,优化效率高;优化后推荐鼓包构型第一个为凹鼓包,后两个为凸鼓包;多鼓包优化模型具有显著的减阻效果,迎角6°下减阻量可达6.2%,随着迎角增大,减阻效果由摩擦阻力减小为主转为压差阻力减小占据主导。  相似文献   
536.
简单介绍了γ-Reθ转捩模型,并在mbns3d内部软件上实现。应用零压力梯度平板试验数据对关联函数进行了标定,得到了一组关联函数。对A-aerofoil迎角13.1°及13.3°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比较准确模拟转捩效应,提高了升力、阻力计算精度。随后研究了NLR7301两段翼型,通过应用环量修正及转捩模型提高了阻力计算精度,阻力最大误差控制到4%以内。  相似文献   
537.
采用自主开发的大涡模拟程序NUL-TURBO,对MT1高压涡轮导叶的跨声速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在对半叶高位置叶片表面等熵马赫数分布实验数据对比验证的基础上,研究了有无气膜冷却两种情况下叶片表面流场的拟序结构。结果表明:无气膜射流时,叶片吸力面近尾缘位置存在分离转捩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发现了发卡涡"森林"现象;有气膜射流时,射流出口位置叶片表面边界层直接转捩为湍流,并发现了叶片压力面逆转捩过程中存在的涡拉伸形态。  相似文献   
538.
高超声速进气道前缘钝度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红军  沈清 《推进技术》2013,34(10):1316-1320
基于一种典型高超声速二元进气道,考察前缘钝度效应对进气道边界层转捩的影响,加工了四种半径为R=0.05mm,R=0.1mm ,R=0.2mm,R =0.25mm的前缘,在FD-07风洞中开展了自然转捩及人工转捩的风洞试验。试验中采用压缩拐角压力分布特征及进气道起动相结合的方法来估计边界层转捩位置,得出了进气道压缩面边界层转捩位置随前缘半径变化的规律。试验表明在来流条件下随前缘钝化半径增加,边界层转捩位置明显后移。针对R=0.25mm时进气道不起动的情况,基于 线性稳定性理论(LST)理论设计了人工转捩条带,通过试验成功实现了转捩。   相似文献   
539.
文章详细的介绍了“DSM3005机载压力测试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该系统可用来测量歼击机机翼或机身表面气动压力分布,也可用于机翼附面层特性研究。该系统在J7L-416#飞机上进行了三角翼飞机机翼表面气动压力分布测量。测量数据结果表明该压力测试系统工作性能良好,可靠性高。同时,针对在飞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40.
为满足型号研制的需要,针对层流翼型实验中出现的一些气动现象,对层流翼型的转捩与分离及其对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