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6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139篇
航空   601篇
航天技术   308篇
综合类   179篇
航天   42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综合了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简述了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发展过程。利用光学传输矩阵分析了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3个基本的光学实现系统。对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就其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2.
广义Hilbert变换将传统的Hilbert变换由整数阶向分数阶的推广,其应用领域也得到了扩展。文章主要研究设计广义Hilbert滤波器时,窗函数的选择问题以及对滤波器的误差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93.
对于多分量信号,Wigner—Ville分布(WVD)的时频能量集中但存在交叉项,而由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模的平方得到的谱图无交叉项但时频聚集性较差。基于STFT谱图与WVD的联合算法,可以有效地抑制WVD中的交叉项干扰,同时保持了WVD的较高时频聚集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WVD改进算法。  相似文献   
994.
遥感图像中含有大面积的无效云区域,剔除云区域后的遥感图像形状呈现非规则特性。针对这类非规则遥感图像的压缩问题,在原始CCSDS IDC算法基础上提出了形状自适应CCSDS IDC压缩方法。方法以原始图像及其云掩膜为输入,对图像中的有效区域进行形状自适应小波变换,利用掩膜图像的Lazy小波变换结果指导小波系数编码,重新设计转义字及扫描字编码码表,最终构建形状自适应的比特平面扫描及编码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压缩比一定的情况下,该方法可提高遥感图像解压缩后质量;图像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降低数传带宽,增加在轨成像时间,进而提升遥感卫星在轨应用效能。  相似文献   
995.
    
基于“小负载,低刚度;大负载,高刚度”的非线性刚度驱动器(NSCA)优化了可变刚度驱动器(VSA)的工作区间,具有交互力小时力分辨率高,交互力大时响应速度快的优点。但在复杂的人机交互控制过程中,由于难以对干扰和噪声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故而严重影响到系统的控制精度。因此,本文利用基于观测估计干扰并实施补偿的干扰观测器(DOB)解决非线性刚度驱动器的此类问题。首先,根据非线性刚度驱动器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控制系统状态方程以及干扰观测器,利用李雅普诺夫方法分析系统稳定性并给出了稳定条件;然后,根据该稳定条件将干扰观测器算法应用于非线性刚度驱动器控制系统中得到实验数据。最后,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干扰观测器算法将非线性刚度驱动器在阻抗控制模式下的刚度误差降低了85.71%,大幅度提高了驱动器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996.
航空电子设备之间的互联线缆是电磁干扰耦合的重要路径。对线缆耦合进行建模分析时,线缆终端共模阻抗是至关重要的输入参数。而航电系统线缆数量较多,提高线缆终端共模阻抗的测试效率,有利于快速建立线缆耦合模型。为此,提出了一种快速测试线缆终端共模阻抗的方法。首先,根据多导体传输线理论证明,在分析共模电流时可以将多芯线缆等效为一根单导体。进而,将线缆束等效为多导体传输线,并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和电流探头测量各条线缆2个任选位置处的电压反射系数。然后,基于所建立的多导体传输线模型,构造以终端阻抗为未知数的方程组。最后,采用数值迭代算法求解该方程组,得到各条线缆的终端共模阻抗。与现有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997.
万俊  周宇  张林让  陈展野 《航空学报》2018,39(6):321862-321862
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地面运动目标聚焦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现有运动目标聚焦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反转和降阶Keystone的SAR地面运动目标检测(SAR-GMTI)快速聚焦方法。首先,根据目标的机动特性建立了3阶距离模型;其次,针对目标多普勒中心模糊引起的多普勒谱分裂现象,结合所提时间反转处理(TRP)和降阶Keystone变换处理估计出运动目标2阶参数。此后,构造2阶相位补偿函数补偿运动目标的2阶距离徙动和多普勒徙动,从而完成运动目标的聚焦。同时,所提方法没有任何参数搜索过程,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最后,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变分模态分解的模态数和二次惩罚因子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正交性指标、能量比值和变分能量熵的参数优化算法;对于分解得到的单分量信号,发展了基于多项式调频小波变换的瞬时频率识别方法和基于能量法的瞬时阻尼比识别方法。开展了三自由度时变结构仿真研究和时变钢梁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变分模态分解法能够精确分离多自由系统的各阶时变分量,具有较强的抗噪性能;基于多项式调频小波变换的瞬时频率识别方法具有很强的时变频率追踪性能、抗噪声能力强,时变频率识别精度高,平均误差不超过1%;能量法能够较准确地识别结构的瞬时阻尼比,识别误差保持在10%左右,抗噪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99.
SAR极坐标格式成像算法对运动目标响应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毛新华  朱岱寅 《航空学报》2009,30(8):1472-1478
运动目标的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特征是SAR地面运动目标指示(SAR/GMTI)系统进行运动目标检测、成像和重定位的基础。为此,从信号二维解耦合校正距离徙动角度推导和分析了极坐标格式算法(PFA)对运动目标的响应特性,揭示了极坐标格式转换过程中的距离插值和方位插值对运动目标距离徙动的校正原理。理论分析表明:PFA在完成对静止目标成像的同时,还能够自动校正所有运动目标的线性距离徒动,且校正过程无需目标运动信息,因此对于径向运动目标,在忽略波前弯曲条件下PFA也能够对其进行完全聚焦。最后,通过仿真数据处理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表明PFA作为一种运动目标成像预处理方法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武拥军  吴先良 《航空学报》2010,31(4):825-830
建立了机载并行双站斜视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几何模型,给出了雷达回波的数学表达式,推导了它的二维频谱并对其特点做了分析。在二维频域内,先用聚焦函数对观测场景中心的点目标做精确成像,然后用Chirp-Z变换(CZT)校正中心点两侧目标回波的距离徙动,再通过方位向逆傅里叶变换得到了雷达图像。该算法利用了CZT能够处理非线性调频信号的特点,简化了处理过程,提高了计算效率和成像精度。仿真实验验证了这种基于CZT的新算法在处理并行双站斜视SAR数据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