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72篇
航天技术   53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1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建立卫星天线极化隔离度在轨测试的全程链路模型,分析交叉极化分量产生的机理,给出一种符号表示方法标识由各天线馈源激励产生的各段链路上的信号。分析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主极化和交叉极化接收通道都会在2个相近的频点上产生多个极化分量矢量合成的信号,如果频谱仪分辨率设置不当,则得不到正确的测试结果。由于无法完全分离地面天线和卫星天线产生的交叉极化分量,卫星天线极化隔离度受到地面天线极化隔离度的影响。此外,还描述了高精度测量的卫星天线极化隔离度在轨测试流程和误差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2.
提出了一种多视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SAR)图像的迭代分类方法。首先利用极化G0分布描述多视极化协方差矩阵的统计特性,并进行初始的最大似然分类,然后利用马尔可夫随机场(MRF)估计像素类标号的先验概率,最后根据MAP(最大后验概率)准则对PolSAR图像进行分类。整个分类流程迭代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利用NASA/JPL获取的4视AIRSAR实测数据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  相似文献   
83.
利用THEMIS卫星观测结果,分析2008年3月13日10:40UT-12:10UT的一次中等亚暴事件在磁尾的全球演化过程.在该过程中,THEMIS的5颗卫星在午夜区附近沿x轴依次排列,离地心距离约8.7~13.2Re.亚暴触发开始后,磁场偶极化和等离子体片的膨胀依次被在磁尾不同位置的卫星观测到.等离子体尾向膨胀的平均速度约为140km·s-1.在此次亚暴事件中可观测到两种类型的偶极化.一种为偶极化锋面,其与爆发性整体流(BBF)密切相关;另一种为全球偶极化,其与等离子体片的膨胀密切相关.亚暴触发开始约7min后,THEMIS卫星在低中高纬都可以观测到Pi2脉动的发生,且Pi2脉动的振幅随着纬度的升高逐渐变大.此次亚暴事件中的离子整体流速度主要是由离子电漂移速度引起的,测得的电场为局地磁通量变化导致的感应电场.   相似文献   
84.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数字式太阳敏感器。采用SiP(Stystem in Package)设计,将滤光片直接安装于探测器上。此设计减小了数字式太阳敏感器的体积与质量,可提高其可靠性。所设计的数字式太阳敏感器可用于深空探测卫星系统的太阳捕获和太阳定向,同时,也可作为星上其他光电敏感器的监护仪器,防止其他光学敏感器被强光损坏。最后,完成了原理样机的研制与标定,并在外场进行了太阳光斑的拍图测试。实验表明所提出方法可行,可满足火星探测、深空探测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85.
提出一种利用单脉冲跟踪雷达的和、差波束特性差异的极化估计算法。基于目标散射回波和固定转发式有源假目标干扰产生物理机理的差异,设计了极化相似测度、极化相关系数、极化欧式距离等干扰鉴别参量,提出了有源假目标干扰鉴别算法。该技术无需增加极化通道,降低了计算和处理难度,更易工程实现。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6.
推导了电波极化面旋转角表达式, 利用实测电子浓度、地磁场磁感应强度模与磁倾角剖面,对定高载体、不同天线侧视方向与地球法线夹角、不同地区、不同频段、不同时段、不同太阳活动情况下的电波极化面旋转角进行了仿真, 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电波极化面旋转角的时域、地域、频域等规律和特性. 为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7.
2004年10月12日,在01:30—04:30 UT期间,位于向阳侧磁层顶附近的Geotail卫星探测到行星际磁场为持续南向.此太阳风条件驱动了一个小磁暴,Sym-H指数在04:12 UT达到最小值-33 nT.在磁暴主相期间,AE指数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其最大值达400 nT.02:00—03:00 UT期间,TC-1卫星在近地磁尾(-10.6,3.2,-0.1)R_e处观测到明显的亚暴膨胀相特征和磁场偶极化过程.在偶极化前1 min,有较强的(v_x<-100 km/s)持续时间超过3 min的尾向流发生.分析发现该尾向流具有低温、高密度和沿磁场流动的特点,这说明尾向流具有来源于电离层风的特征.尾向流期间,TC-1观测的磁场分量B_x和总的磁场强度增加,磁倾角减小,磁场结构变成非偶极型,说明尾向流对磁场结构有一定的影响,文中尝试给出了相应的物理解释.观测表明,该事例中的近地磁尾尾向流可能对磁场偶极化过程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针对现有装备的雷达系统不具备极化测量能力,而开发专用极化测量系统复杂度高,设备量大代价高昂的问题,本文利用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瞬态极化雷达实验系统,研究并针对一种新的极化测量算法进行了外场验证实验。该方法不需要两路正交极化发射接收设备,仅需在目标稳定跟踪阶段利用波束在空域扫掠目标过程中极化状态发生变化的固有属性对目标回波序列进行采集和处理即可实现目标极化散射矩阵的测量,外场实验和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该方法对于利用天线特性来解决设备量相对较小,跟踪制导体制下目标特性测量,反隐身目标、抗干扰,低空突防和对抗辐射攻击等重要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9.
王新彪  李靖  姜景山 《宇航学报》2011,32(3):604-612
全极化微波辐射计是一种新型的微波遥感器,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部件是相关器。提出了一种应用在此新系统中的模拟复相关器,其具有灵敏度高,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对模拟复相关器进行误差分析,给出减少复相关幅度误差和相位误差的方案。按此方案对模拟复相关器进行了设计、研制。得到了模拟复相关器整体测量结果及全极化微波辐射计噪声测量结果。结果表明采用此模拟复相关器的全极化微波辐射计具有较好的极化测量性能。  相似文献   
90.
□□未来4年内,印度计划至少发射4颗小卫星,即“印度浮质与大气卫星”(I-STAG)、研究近太空环境的SENSE卫星、研究日冕的Aditya卫星,以及测量阳光辐射的YOUTHSAT卫星。计划在2012年发射的I-STAG是印度“小卫星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的第1颗卫星———“印度迷你卫星-1(I MS-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