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5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156篇
航空   873篇
航天技术   116篇
综合类   65篇
航天   37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2007年的最后一个月,此前研制进度一再拖延的JSF战斗机F-35B短距/垂直起降型号终于总装下线,“闪电”Ⅱ家族又诞生一位新成员。正如F-35A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一样,此后的试飞和各种测试才是F-35B所面临的真正考验。  相似文献   
932.
基于多级轴流压气机部件设计点气动参数与相应几何尺寸,发展了一种计算发动机高、低压压气机部件特性近似方法,完成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编制,并将其应用于三个多级轴流压气机部件特性预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比较表明,该方法作为一种近似方法具有可接受的工程精度,尤其适合于预测发动机压气机部件小转速特性,为涡扇/涡喷发动机起动过程分析与计算提供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933.
本文介绍了轴流压气机大小叶片技术概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了国内在涡轴发动机上应用此项技术的研制历程。通过进行部件试验和整机试验,对采用大小叶片技术后发动机性能的改善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新型轴流压气机后,发动机流量增加了7.27%,功率提高20.79%,耗油率反而降低2.67%,充分验证了大小叶片技术的有效性。采用大小叶片这种先进的气动布局方案的轴流压气机,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4.
发动机性能仿真需要对压气机等部件特性进行离散和插值计算,通常低转速范围的特性还需要外推。对此提出改进,用三维曲面代替转速线表达压气机特性。从某小流量发动机起动加速实验数据中提取压气机低转速特性数据。以这些数据和已知特性数据为依据,利用滑动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获得压气机特性曲面。该方法能够获得全部转速范围内的压气机特性,精度高,且不需插值计算,非常适用于发动机起动加速过程的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935.
基于多级轴流压气机部件设计点气动参数与相应几何尺寸,发展了一种计算发动机高、低压压气机部件特性近似方法, 并将其应用于某型涡扇/涡喷发动机风扇和高、低压压气机部件特性预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比较表明,本方法作为一种近似方法具有可接受的工程精度,尤其适合于预测发动机压气机部件小转速特性,为涡扇/涡喷发动机起动过程分析与计算提供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936.
利用电脑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其内部或外形尺寸的质量和数值,其检验过程流畅,而且无损部件内部.在国外,工业X光和CT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医学.制药和塑料等各制造行业,以进行首检和流程控制.  相似文献   
937.
姿控发动机热防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忠利 《火箭推进》2008,34(3):17-22
经分析,某运载火箭定向姿控发动机所在环境的主要热源为游机喷管辐射、游机燃气羽流辐射、涡轮废气管辐射等。计算得出各受热危险部位所接受的辐射热流,依据热流值提出了对辐射热流较大的地方采取隔热材料包覆的热防护方案,并对热防护方案进行数值仿真和试验验证,试验值与仿真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938.
低空环境中多层隔热组件的破坏机理研究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于国内外航天器110km以上高度的常规抛罩,设定卫星在67km低空环境下抛罩,针对此情况下主动段气流对星外多层隔热组件的破坏机理进行研究。多层隔热组件的破坏是剪切力和材料鼓胀力的综合作用。通过理论分析和风洞冲刷试验,确定了星外多层隔热组件的防护方案,并且已经经过在轨飞行试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939.
民用飞机为获得在高强辐射场环境中的运营许可,必须按照适航当局发布的高能电磁辐射场( HIRF )防护相关适航条款进行防护设计和适航验证。当前确定航空器内部 HIRF 环境主要通过试验方法和相似性评估法,具有工作量大、测试成本高等缺点。针对仅有 A 类显示系统的 CCAR23 部飞机首次使用数据推算方法,确定飞机内部 HIRF 环境电平,用于实现整机的 HIRF 防护适航验证;提出一套适用于 CCAR23 部飞机 HIRF防护适航验证的方法,分析该方法的关键技术及可行性。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已应用于 Y12F 飞机 HIRF 防护适航验证的实际工程,有效降低了整机 HIRF 防护适航验证的复杂程度,节约了整机试验所需的测试成本,提高了试验效率,为民用航空器 HIRF 防护验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0.
热障涂层(TBCs)技术是降低燃气轮机热端部件表面温度、防止高温腐蚀、实现更高推重比的有效途径,但如果涂层失效,将会影响航空发动机使用的安全性。本文首先介绍了 TBCs 的成分结构,其次总结了冲蚀与外物损伤、烧结氧化、腐蚀三种常见的热障涂层破坏形式,然后阐述了国内外现阶段对破损或失效涂层的修复及再制造方法,最后针对如何抑制裂纹形成和扩展,提高热障涂层可靠性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