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4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156篇
航空   872篇
航天技术   116篇
综合类   65篇
航天   37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归纳并总结了飞机电气部件产生故障的一般规律——量变到质变规律、浴盆形规律及故障的分布规律和排除方法即掌握故障情况、判断检查故障部位及正确排除故障的要点.  相似文献   
72.
先进航空涡扇发动机风扇/压气机的先进结构与新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推重比是先进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减轻质量是提高这一指标的重要途径.减轻质量要求采用新的轻质结构,而轻质结构的实现又离不开新工艺和新材料.航空涡扇发动机风扇/压气机的先进结构及新材料部件的研制和应用,将为研制未来的风扇/压气机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3.
文章利用AUTODYN软件对铝合金球形弹丸正撞击双层墙防护结构进行了仿真研究,比较了双层墙防护结构中铝合金材料和复合材料防护屏的防护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面密度和构型下,双层墙防护结构中铝合金防护屏的防护效果优于复合材料防护屏。  相似文献   
74.
高速旋转部件在载人航天器热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岩 《航天器工程》2007,16(6):57-60
文章阐述了高速旋转部件在载人航天器热控系统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增长部件寿命、改进系统可靠性的建议并介绍了磁悬浮技术。  相似文献   
75.
回顾了2006年中国空间碎片防护研究工作的情况,简要介绍了MODAOST软件研究的相关活动,以及风险评估及防护结构优化技术、超高速撞击横向校验、部件/分系统和空间碎片撞击感知技术。  相似文献   
76.
突起在神舟飞船防热层表面的舱间连接部件要求在再入时尽早烧去,同时又要求具有足够的厚度,这在设计上造成较大困难,为此研制了一套地面试验和分析计算相互配合、反复迭代的设计方法,从而确定了该连接部件的材料与尺寸,并准确地预示了实际飞行的烧蚀现象。神舟飞船的历次飞行结果表明,该部件的性能与设计要求完全相符,从而为所用方法做了飞行验证。  相似文献   
77.
“我做梦也没想过.那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大山沟.能够和祖国的尊严和荣誉息息相关.更没想到就在那里,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成为现实,我们收获了来自全世界的喝彩与掌声……”。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走出去的著名作家李鸣生发出这样的感慨。  相似文献   
78.
采用金刚石模拟高脆性、高熔点微流星体材料,对航天器典型Whipple防护结构进行高速撞击试验.试验表明,撞击产生的高温高压效应导致金刚石部分或全部转化为石墨,金刚石对防护结构的损伤主要体现在中低速阶段,当撞击速度大于4.3km/s时,对后板的灼烧损伤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79.
航天器在空间执行任务时必须按照一定的控制指令进行高精度的姿态控制.针对航天器上转动部件的运动会对姿态控制产生干扰的问题,推导了带有转动部件的航天器姿态动力学方程,并根据干扰力矩的特点,采用了一种对干扰具有自适应能力的RBF神经滑模姿态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克服转动部件运动产生的干扰,所设计的控制器有很好的控制性能和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80.
先进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的服役温度不断提高,对热障涂层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涂层中引入一定密度的周期分布表面裂纹,可以同时提升其隔热性能和服役寿命,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先进热障涂层技术。然而,目前关于这种涂层中表面裂纹形成的力学机制研究尚不充分。以等离子喷涂热障涂层表面裂纹的形成过程为对象,发展了考虑热应力的多层结构剪切滞后模型,推导了表面裂纹形成前陶瓷层内应力场与位移场的解析解,获得了不同预热温度下陶瓷层内平均应力、平均应变能密度及总应变能随涂层厚度的演变规律,发现:在表面裂纹形成前,陶瓷层内平均应力和平均应变能密度不随其厚度改变,而总应变能随其厚度线性增大,这说明陶瓷层内总应变能是衡量能否在涂层中形成表面裂纹的关键参量;在其他喷涂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预热温度越高,表面裂纹越容易形成。本文阐明了预热温度对表面裂纹形成的影响,为实现高热障和高应变容限热障涂层的可控制备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