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7篇
航空   264篇
航天技术   92篇
综合类   38篇
航天   2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火星车低气压无风热环境模拟试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模拟火星车工作时所处大温差、低气压环境,文章以自主研制的调温热沉系统和压力控制系统为依托,实现试验容器热沉系统温度在-135~27℃间任意快速调节,均匀性优于±5℃;试验容器内气体压力控制值与目标压力值之差在±10 Pa之内。在国内首次完成无风环境下的火星车温控模拟舱验证试验,为火星车热分析模型修正以及后续火星车有风热环境试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2.
针对系统提出的轻质长寿命、氙气工作介质的要求,特别设计了一种新型Bang-Bang电磁阀。该电磁阀采用"弹簧+单簧片"的设计方案,通过对5. 70~6. 72 MPa密封比压、0. 12~0. 14 mm配合间隙、0. 20 mm行程等参数的合理选取,阀门顺利地通过了振动试验、最大量级1 600 g的冲击试验、20 g加速度试验、(10~75)℃热真空试验和(-10~+75)℃热循环等环境试验的考核以及100万次的寿命试验验证,试验前后阀门漏率及响应时间等参数稳定,满足了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53.
对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的电源分系统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分系统的功能、组成和工作原理.与其他传统电源技术不同,YH-1火星探测器电源分系统针对与俄罗斯福布斯(FGSC)火星探测器间的供电接口进行了适应性设计,并根据火星轨道环境特点,设计了适应长火影恶劣工作环境的自主休眠和自主唤醒等创新技术.地面试验验证了分系统适应性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表明设计满足火星探测的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54.
杨孝文 《航天员》2014,(1):18-21
“好奇”号发现火星曾经宜居 2012年,NASA的“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在过去的一年里,“好奇”号用一系列的惊人的发现证明,美国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是值得的,它以大量的证据向人类证明,在很久远的过去,这颗红色星球是适合居住的,这意味着火星上曾经出现过生命。在灰色粉末样本中,“好奇”号发现了一些重要化学元素。包括硫、氮、氢、氧、磷和碳。此外.这个细颗粒岩层中还存在粘土矿物,  相似文献   
55.
复合材料在长焦距空间光学遥感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碳纤维增强聚合材料(CFRP)和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p/Al)复合材料在空间光学遥感器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以某长焦距空间光学遥感器的主支撑结构为例,对应用不同材料时遥感器的质量、固有频率、热位移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复合材料能够使主支撑结构质量降为278kg,从而降低发射成本;结构具有较大的刚度,固有频率为156.09Hz,满足设计指标;可以更加有效控制结构热变形引起的光学元件刚体位移,提高成像品质。文章对复合材料更好地应用于长焦距空间光学遥感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6.
分析了河外射电源与空间飞行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跟踪与资料解析的差异,包括信号波前形式、频谱特征、误差修正方式、解算参数类型和软件实时性需求等。讨论了应用于深空探测的包括宽带、窄带、同波束、多频点、多基线相位参考、连线干涉和局部参考架等多种差分VLBI技术,可作为VLBI技术在我国深空探测应用中技术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7.
周媛 《航天发射技术》2003,(3):F003-F003,56
在拉着导弹跑的军用车家族中,人们一直以为《白杨-M》导弹系统使用的八轴车已经是登峰造极了,可谁又能想到前苏联还曾为代号为“处女地-2”导弹系统研制出了一种12轴车呢?这个12轴车代号为MAZ-7907。“处女地-2”的研制工作被终止后有关MAZ-7907的消息一直处于保密状态,直到2001年才解密,并由明斯克轮式牵连引车厂(原明斯克汽车厂)的总师奇维亚列夫先生在接受“ABC”杂志记者的采访时首次披露。  相似文献   
58.
苏莉 《方舱技术》2001,8(2):22-25
本文率述了可靠性设计在产品设计阶段的重要性,通过对方舱载车系统的可靠性建模,选择适用的可靠性分配,可靠性预计方法,对方舱载车系统、分系统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结合方舱的特点,提出了可靠设计中应遵循的几项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59.
美国火星表面探测使命述评(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1975年8月发射(1976年7月着陆火星)的海盗-1探测器以来,美国已成功执行了6次火星表面探测使命,即海盗-1与海盗-2轨道器/着陆器,"火星探路者"(MPF)着陆器/巡游车,"勇气"与"机遇"火星探测巡游车(MER),以及"凤凰"着陆器;而推迟到2011年发射的火星科学实验室(MSL)将火星着陆技术与表面巡游车技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海盗"着陆器到MSL"好奇心"巡游车、美国历经三种火星着陆系统与三代火星表面巡游车技术的发展。三种着陆系统为着陆腿着陆系统("海盗"与"凤凰"),气囊着陆系统(MPF与MER),以及空中吊机着陆系统(MSL)。三代巡游车为MPF"旅居者"巡游车、MER"勇气"与"机遇"巡游车,以及MSL"好奇心"巡游车。现在,美国在火星进入、降落与着陆(EDL)运作与表面避障移动方面,已达到技术成熟与先进的水平,满足安全着陆与表面移动探测的要求。文章阐述美国上述七项火星表面探测使命的立项背景、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飞行系统组成,以及飞行运作程序;分析美国火星着陆技术与表面巡游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0.
简述了列车交会动态压力波实车实验测试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系统以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仪和微机为核心,应用超声、红外检测技术,实现了列车交会压力波、交会车辆侧壁间距及相对车速的同时测量,并成功应用于广深线实车实验中。文中还探讨了实车实验中存在的其它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