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65篇
航空   694篇
航天技术   51篇
综合类   79篇
航天   1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高超声速流动壁面催化复合气动加热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超声速流动壁面催化特性,计算了不同壁面催化复合系数条件下的球锥驻点热环境。引入了经验证的数值求解Navier Stokes方程的方法,在不同壁温500K~2500K的条件下分别分析了O 2和N 2气体在壁面处的催化复合气动加热特性,得到如下结论:(1) 原子复合放热将提高近壁面温度梯度,改变近壁面组分分布;原子复合放热一部分加热飞行器形成组分扩散热流,一部分加热近壁气体提高近壁温度梯度。(2) 在壁面催化复合系数较小时,原子复合放热主要转化为组分扩散加热,对于不同壁面温度,壁面催化复合系数α<0.1时,单一气体反应组分扩散热流小于总热流的20%。  相似文献   
892.
文章以载人航天器密封舱为研究对象,采用k-ε湍流模型、组分输运模型及自定义函数边界对空间站密封舱内航天员代谢产物CO2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45°角送风及舱间通风交换方案形成的流场可以保证舱内CO2成分的有效传质,航天员两侧舱壁附近的CO2浓度相对较高,异舱放置CO2净化设备的方法可以满足CO2控制需求。研究结果可以为载人航天器CO2传感器以及净化装置的布置以及通风形式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3.
介绍了利用马赫-泽德干涉仪法实现气体-矿物油扩散过程的可视化测量的原理、作用与意义。由于运用马赫-泽德干涉仪法获得的图像干涉条纹数及其图像的形状变化与折射率n直接与液体介质折射率相关,用马赫-泽德干涉仪法可获得十分清晰的影像。在N2,O2-矿物油扩散过程中,干涉条纹式样并未发生显著的紊乱变化,表明N2与O2气体在矿物油中发生扩散后,所引起的矿物油折射率变化过程较为缓慢。在CO2-矿物油扩散过程中,由于溶解的作用,矿物油近表面层中的气体溶解度增加,导致自然对流的出现。通过可视化测量,成功地观测到这一重要实验现象。同时,利用可视化技术,还可很好地判明对流出现的时间,从而确保扩散研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94.
895.
近年,李寿佛创立了非线性刚性Volterra泛函微分方程数值方法的B理论。该理论为数值求解非线性刚性常微分方程、非线性刚性积分微分方程以及在实际问题中遇到的其他各种类型的刚性泛函微分方程提供了统一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分析的基础。文章将该理论用于一类对流扩散积分微分方程的数值处理,获得了十分理想的结果。由于这类问题常出现于生态学、电力系统、人口增长模型等领域,因而对其数值方法理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6.
897.
898.
899.
在国外文献对空间蓄电池可靠性预计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相似分析法引起航空镉镍蓄电池的可靠性初步预计模型,计算方法及简化手段,以便于同类镉镍电池的可靠性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900.
研究了Ni-B4C复合镀层中,增强相B4C颗粒的热稳定性及镀层组成和性能的相应变化。金相显微结果表明,B4C颗粒在500℃时开始分解,至800℃分解完毕。X-ray衍射、XPS试验证实B4C颗粒分解后与Ni生成新相Ni3B,而且,由于B元素有着向镀层表面聚集的趋势,导致Ni3B首先在邻近表面的镀层中出现。B4C颗粒的分解,极大地降低镀层的硬度,但能有效地提高镀层的抗氧化能力。因此,Ni-B4C若作为耐磨材料,使用温度不宜大于500℃,倘若利用它的抗氧化能力,即使在800℃高温下,仍能耐受相当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