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19篇 |
免费 | 848篇 |
国内免费 | 16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888篇 |
航天技术 | 350篇 |
综合类 | 318篇 |
航天 | 57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60篇 |
2023年 | 103篇 |
2022年 | 124篇 |
2021年 | 89篇 |
2020年 | 106篇 |
2019年 | 84篇 |
2018年 | 94篇 |
2017年 | 102篇 |
2016年 | 107篇 |
2015年 | 119篇 |
2014年 | 97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121篇 |
2011年 | 114篇 |
2010年 | 115篇 |
2009年 | 114篇 |
2008年 | 110篇 |
2007年 | 100篇 |
2006年 | 92篇 |
2005年 | 79篇 |
2004年 | 98篇 |
2003年 | 90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84篇 |
2000年 | 73篇 |
1999年 | 58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56篇 |
1996年 | 68篇 |
1995年 | 77篇 |
1994年 | 68篇 |
1993年 | 56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53篇 |
1990年 | 56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带马尔科夫参数的容错控制系统中系统噪声与故障诊断检测延迟时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带马尔科夫参数的容错控制系统 (FTCSMP)中 ,在保持系统随机稳定性的前提下 ,系统噪声与故障诊断检测延迟时间的关系 ,并进一步给出了确定故障诊断检测延迟时间范围的方法 ,为故障诊断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52.
用实验方法对液滴撞击液面后的形态特征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了不同液池深度下的液滴撞击液面过程,总结出了在不同阶段出现的液坑、液冠、中心射流和次生液滴等特征现象。基于计算机视觉算法开发了图像处理程序,实现了特征几何参数的自动提取。讨论了液池深度、韦伯数、初始液滴直径和液滴下落高度等因素对特征运动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韦伯数一定的情况下,当液池深度跨越某个临界值时,液坑、液冠、中心射流和次生液滴等特征现象发生显著变化;液冠–液坑高度比随韦伯数的增大在一定范围内增大;中心射流能否分离出次生液滴与液池深度和初始液滴直径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253.
采用轨迹法对径向气体轴承(纯动压径向气体轴承、动静混合径向气体轴承)-柔性转子耦合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建立柔性转子系统的多自由度模型,通过变方向隐式(ADI)方法实现瞬态气体润滑雷诺方程(含时间项)与转子动力学方程的耦合求解,通过数值仿真获得了系统在不同偏心质量作用下的非线性气膜力、轨迹图、相图、频谱图、能量谱图、分岔图、振型图及重力作用下轴承的平衡位置分布图.针对所采用的轨迹法的特点,研究了相应的非线性动力学参数获取方法.结果表明,轨迹法能够很好的描述径向气体轴承转子动力学特性及其气膜涡动现象,为径向气体轴承-柔性转子系统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54.
静叶轮毂间隙对高压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考察静叶轮毂间隙对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以及揭示静叶轮毂间隙流动增强压气机稳定性的机理,以某型发动机高压压气机中两级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粘性稳态数值模拟方法重点考察了静叶轮毂间隙附近的流动情况,从能量损失角度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大小间隙导致压气机性能优劣的原因.研究结果证明,适当大小的间隙可以削弱静叶近轮毂处二次流和旋涡运动,改善当地流动状况,从而减少能量损失,提高压气机性能,特别是能增大喘振裕度.这些积极作用有利于压气机高效、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55.
使用自行开发的非定常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程序,研究了上游叶排影响转子叶片颤振特性的机理,采用影响系数法分析轴向间距影响转子气动弹性稳定性的规律。结果表明:在协调叶栅中,叶片吸力面相邻的叶片振动对转子叶片气动阻尼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其影响甚至超过振动叶片本身的影响;多排环境中,导叶(IGV)对转子叶片气动阻尼最小值的影响最大,并使其对应的节径增大;相邻叶片振动引起的通道变化抑制了导叶对非定常压力波的反射作用;随着轴向间距的减小,导叶对非定常压力波的反射作用减弱了非定常压力波的周向衰减,从而增大了叶片振动的非定常影响范围;在多排环境中使用影响系数法需要测量更多的叶片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气动阻尼。 相似文献
256.
李继保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1993,6(3):26-31
为研究气泡雾化喷嘴在环形燃烧室上的应用,设计了多喷口泡雾化喷嘴,并在常压下,测量了液雾特性,同时研究了喷口口径及个数对液雾特性和流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喷口气泡雾化喷嘴能产生良好的液雾,喷嘴下游,沿喷嘴长度方向,液雾的SMD及流量分布也较均匀,保持喷嘴压降不变,改变喷口口径及喷口个数,对液雾特性和流量分布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57.
258.
在轨滑行阶段液氪贮箱长期处于微重力环境。为研究其内部传热和相变过程对大轨道转移飞行器贮供单元工作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微重力液氪贮箱CFD模型,采用VOF法及Lee气液相变理论,研究了重力水平、初始液氪温度、初始充满率对微重力下液氪贮箱热分层及压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常重力g0下贮箱的压升率分别为10–4 g0,10–5 g0,10–6 g0的1.84倍、1.98倍、2.04倍,微重力下温度分层程度(2~3 K)远低于常重力(90 K);不同初始液氪温度下贮箱压力随时间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且初始液氪温度越低,贮箱压升率越小;微重力下液氪贮箱存在临界初始充满率,当初始充满率Ф>70%时贮箱压升率随初始充满率的升高而增大,当Ф<70%时贮箱压升率随初始充满率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259.
固液捆绑火箭通常气动外形复杂,跨声速飞行动压大,因此脉动压力抖振载荷严酷。针对某型固液捆绑火箭,为了获取较为准确的跨声速脉动压力特性,在研制阶段开展了脉动压力风洞试验,火箭飞行时也进行了脉动压力测量,以评估飞行状态抖振载荷。采用脉动压力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飞行试验各测点脉动压力系数随马赫数变化趋势与风洞试验值一致,峰值大小基本相同,合成功率谱密度函数遥测峰值与设计值相当。研究结果首次验证了固液捆绑火箭跨声速脉动压力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