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116篇
航天技术   26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火箭燃气射流温度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强  李军  曹从咏 《推进技术》2003,24(2):109-111
为了优化火箭发射承载设备的设计,使其避免燃气射流的热损坏。采用细丝热电偶测温的方法,实验研究了某型火箭固体发动机燃气射流的总温分布。结果表明,温度—时间历程曲线中存在若干相对稳定状态,对应于发动机的工作过程的不同阶段,得到了可能发生热损坏的温度分布区域。实验得到的温度分布与理论结构基本相符,与数值模拟存在一定差异。文中简要分析了细丝热电偶的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92.
固体发动机喷管喉衬温度场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剥离热化学烧蚀吸热的影响并获取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结构内部的温度场分布,以锻压钨为材料设计喷管,在喷管喉衬径向的一定位置埋置热电偶来测量喷管结构温度。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锻压钨制作喷管,该本实验条件下可以忽略热化学烧蚀对锻压钨喷管喉部换热的影响;实验测量结果符合传热规律,与导热计算结果基本吻合。实验结果真实可信,为喷管喉部对流换热模型的建立、完善提供数据支持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93.
为了测量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件表面温度,利用离子束溅射镀膜技术制备了拥有多层薄膜结构的Pt-PtRh13薄膜热电偶,包括Ni基合金基底、Ni Cr Al Y黏结层、Al2O3过渡层、Al2O3绝缘层、Pt/Pt Rh13薄膜热电偶和Al2O3保护层。研究了热处理对Pt-PtRh13薄膜热电偶绝缘层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手段对薄膜热电偶绝缘层性能下降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Al2O3绝缘薄膜开发的Pt-PtRh13薄膜热电偶只用于900℃以下测温,在900℃以上长时间应用可能会出现测温不稳定问题,高温诱发Al2O3绝缘层发生晶型转变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
针对热电偶传感器存在的输出热电势信号小、不便于远距离传输,需要进行冷端温度补偿、不便于使用,输出的是模拟信号、不便于实现数字式测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测量电路,该电路可对热电偶输出的信号进行测量,并能够自动进行冷端温度补偿,测量结果转换为RS232串行信号向外输出。热电偶传感器配备上该测量电路,便可实现所测温度的数字输出,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5.
本文论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温度的测量问题,介绍了采用钨铼热电偶测温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并介绍使用计算机对燃气温度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的研究成果.实验数据与有关计算结果相比较,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6.
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上高温、高压、高来流马赫数的恶劣工作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对某型航空发动机上选用的低压涡轮后热电偶传感器开展热风洞校准试验及测温准确性分析,明确热电偶传感器测温偏差的影响因素,并通过一种基于表面传热系数推导公式的测温偏差修正方法对校准结果进行计算验证,结果表明,计算方法合理可行,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一致性良好,在全部试验点偏差量均小于0.6%。针对现有校准设备无法完全模拟航空发动机真实工况的问题,对校准结果进行修正计算,修正计算结果与真实气流温度偏差在0.7%以内,传感器的稳态测温偏差能够满足在该型航空发动机上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97.
在忽略辐射误差的情况下,使用流固耦合传热数值模拟的方法预测了一种总温探头在不同工况下的速度误差和导热误差。结果表明:在马赫数为0.2~0.6的范围内,导热误差都保持在较小值;总误差的90%以上由速度误差贡献;最大测量误差为1.13 K,比结构A、结构B、结构C以及结构D分别低了331.6%、119.4%、61.6%以及59.5%;速度误差和导热误差存在互相影响的关系,存在最优解可使总误差最小;适用于等温来流和马赫数大于0.5的高速非等温来流的总温测量。最后探讨了热电偶节点位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节点在从设计点远离支持体的过程中,测量误差遵循着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8.
越来越多的单位要求对工业S型热电偶1100℃以上温度点进行校准,但目前没有任何技术规范可供参考。本文就这一需求提供了三种解决方案,并对这三个方案的校准结果及不确定度进行对比分析,为计量机构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校准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双内胆热处理井式空气循环电炉存在容积小、控温热电偶不在工作室、仪表控制温度与工作室温度相差较大等缺点。对该类电炉采取扩容、引偶入室等技术改造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00.
对于热电偶检定必须严格按规程要求,保证各项仪器设备的技术条件。例如;检定炉、冰点恒温器、电测仪器等。现在还有为数不少的工厂对检定炉轴向温场的测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工厂长达四、五年,直到进行计量认证考核时才考虑测试。这样得出的检定结果·实际是一个无效的数据。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被检热电偶合格与否。因而,也就无法保证检定质量。冰点恒温器控温精度不够,导致资金属热电偶检定中引入较大误差。1检定炉引起的检定质量问题热电偶所用的检定炉,规程上有明确规定。“用于检定的铂铑10-铂热电偶的检定炉,最高温区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