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6篇
航空   33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3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胡洪波  翁春生 《火箭推进》2011,37(5):47-51,82
采用带化学反应的一维多相流模型,运用CE/SE数值计算方法和处理源项的四阶龙格-库塔方法对爆轰管内汽油/纳米铝粉悬浮液滴、空气混合物的多相爆轰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悬浮液滴中纳米铝粉浓度对爆轰参数及燃烧转爆轰过程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添加纳米铝粉后,稳定传播的爆轰波速度变大;随着纳米铝粉浓度的增加,爆轰波压力峰值与...  相似文献   
52.
针对整体式助推器对推进剂力学性能的技术指标,采用高分子量,低粘度HTPB预聚物与高性能键合剂,较系统地研究了该推进剂配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HTPB分子量,键合剂BA,固化参数RT,铝粉粒度对该推进剂配方的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3.
对含球形铝粉丁羟固体推进剂的主要性能进行了简要的综述,涉及的主要性能有能量特性,燃烧特性、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相似文献   
54.
刘香翠  朱慧  张炜  王春华 《推进技术》2005,26(2):184-187
研究了纳米铝粉在煤油中的均分散技术。研究发现,在煤油中加入适量的凝胶剂,并采用电磁搅拌或超声波进行分散,可使纳米铝粉在煤油中不沉降,达到分散均匀并能稳定贮存。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铝粉/煤油凝胶体系中纳米铝粉的含量增加,不使铝粉沉降所需加入的凝胶剂量减少;当纳米铝粉含量达到一定值时,不加凝胶剂即可使纳米铝粉在煤油中不沉降,说明此时纳米铝粉本身就相当于一种凝胶剂;而普通铝粉不存在这种特性。对于纳米铝粉在煤油中的分散而言,超声波分散的效果好于电磁搅拌的分散效果。超声波作用时间8~10min是使纳米铝粉在煤油中达到均分散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55.
复合固体推进剂药浆粘度的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影响固体推进剂药浆粘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相关试验,导得了药浆粘度预估的数学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对含过氯酸铵推进剂药浆粘度的预估值93%的数据在实验值的±15%内;对含铝粉推进剂药浆粘度的预估值92%的数据在实测值的±20%范围内。  相似文献   
56.
超细铝粉在Ap/HTPB推进剂中的燃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研究了1.25μm和小于1μm的超细铝粉分别在Ap/HTPB系列推进剂中的燃烧特性,并与30μm的粗铝粉进行比较。认为超细铝粉在推进剂燃面上存在着凝聚和直接点火两种现象,这两种现象受氧化剂粒度、含量和种类的限制。实验结果表明,在某些配方中超细铝粉的燃烧性能明显优于粗铝粉,在以粗Ap为主的丁羟推进剂中合理使用超细铝粉,可以改善推进剂的燃烧性能,提高推进剂燃速,降低压强指数。本研究对于改善推进剂燃烧效率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7.
影响Al2O3凝相尺寸分布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激光全息装置测量含铝复合推进剂燃烧场凝聚相的尺寸分布,分辨率为5μm。分析了滞留时间、铝粉含量(2%~16%)和燃烧室压强(0.1MPa~4MPa)对凝相粒子尺寸分布的影响。实验表明,粒子总数随滞留时间减少,粒子越大,减少的相对比例越大;粒子尺寸分布不随燃烧室压强和推进剂铝粉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58.
铝粒表面微凸起对凝聚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研究非球形铝粒表面微凸起对含铝推进剂凝聚燃烧的影响,用Young-Laplace公式和化学势的微分式,推出非球形铝粉凝聚起始温度下降公式。发现铝粒表面微小凸起的平均半径越小,则铝粉凝聚起始温度就越低,其影响不容忽视。用电化学微电池理论,阐明了铝粉与NaOH溶液的反应机理。铝粒与NaOH溶液构成局部腐蚀电池,金属铝在阳极上失去三个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由于非球形铝粒组织和物理状态的均匀性比球形铝粒的差,表面的微电池数目比球形铝粒的多,因此有较大的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59.
研究了30~60μm粗铝粉(球形,非球形)对丁羟推进剂主要性能的影响,并着重研究了粗铝粉的燃烧特性和能量特性,结果表明粗铝粉在推进剂中使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0.
铝粉颗粒燃烧及其燃烧产物凝聚成核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建立铝颗粒燃烧模型及其燃烧产物凝聚成核模型基础上,对铝粉燃烧所形成的Al2O3平均粒径了进行了计算研究。也对推进剂燃烧环境下铝颗粒燃烧区域中温度、燃烧产物的质量分数、过饱和度及其凝聚成核速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