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0篇 |
免费 | 424篇 |
国内免费 | 11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146篇 |
航天技术 | 104篇 |
综合类 | 103篇 |
航天 | 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65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67篇 |
2018年 | 49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58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71篇 |
2013年 | 67篇 |
2012年 | 54篇 |
2011年 | 67篇 |
2010年 | 54篇 |
2009年 | 52篇 |
2008年 | 50篇 |
2007年 | 45篇 |
2006年 | 44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812.
813.
介绍了GE90-115B发动机高压涡轮第1级转叶裂纹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并结合国航机队运行中的实际故障情况从航线维护检查和车间修理改装两方面对高压涡轮第1级转叶裂纹问题的控制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14.
815.
816.
817.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射流控制反推模型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技术,分别对两个不同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叶栅式射流控制反推模型进行计算,分析了反推力的产生及控制机理,并详细分析了二次流喷射压比、喷射位置、喷射角度及主流压比对流场结构和反推性能的影响.采用与反推力成正比的参数反推质量流量比来衡量反推性能的优劣,计算结果表明:二次流喷射压力、喷射位置和喷射角度是影响反推性能的重要参数,并且在一定的风扇涵道流前提下,存在最佳的二次流喷射位置、喷射角度和喷射压力;由于二次流引气量的限定,限制了二次流射入深度,因此射流控制反推技术不能用于超大涵道比发动机. 相似文献
818.
819.
820.
通过标准样件试验,获得直升机桨叶前缘包铁的静强度极限和疲劳极限,通过有限元分析,获得应力集中系数,再应用应力集中系数对试验中获得的静强度极限和疲劳极限进行修正。本文最后以某型机桨叶前缘包铁为例,通过计算分析,给出了其静强度结论和寿命评估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