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40篇
航天技术   126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1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约书亚 《航天员》2011,(1):29-31
为什么火星看上去是红色的?人们都知道,火星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大大的红色火球,火星似火一般在夜空发出火红色的光芒。从望远镜中看去,火星宛若一团燃烧的火球。这一现象曾一直使古人迷惑难解,因此在中国古代,人们把这颗火红的星星称为荧惑,莹就是莹莹似火的意思。那么火星为什么会呈火红色呢?对于这个疑问,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直以来,  相似文献   
102.
《航天》2011,(9):F0002-F0002
2003年2月1日是人类航天史上一个黑暗的日子,这一天,执行完既定任务正准备返回地球的美国航宇局“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大气层中解体,7名航天员全部罹难。时隔8年之后,人们在德克萨斯纳柯道奇县的一个湖泊中找到了当时航天飞机解体时坠落的一个部件,再次唤起了人们对那一场惨剧的沉痛记忆。  相似文献   
103.
在古希腊的神话中,泰坦是一个巨人。而土星的 18颗卫星中就有一颗是用泰坦命名的 。这颗卫星也可以说是一个“巨人”,因为它比冥王星和水星的体积都要大,不仅如此,泰 坦本身还隐藏着很多人们所不知道的秘密。解开泰坦之谜,不仅能够揭示一个令人惊奇的外 星景致,它也能帮助人们解释地球生命的起源之谜。如今美国发射的“卡西尼亚”号飞船在 泰坦星上空释放了一颗名为“惠更斯”的探测器,它正冲向土星以揭开泰坦星之谜。   那么,泰坦星为何如此神秘呢?因为它的外层包裹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大气。   泰坦星是太阳系中惟一一颗带…  相似文献   
104.
20世纪60年代,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了一系列阿波罗探月飞船,打开了月球的大门,同时也打破了许多人对月亮的美好幻梦.那是一个布满陨石坑的毫无生气的沙漠,这幅荒凉景象是跟其缺乏大气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5.
周武 《太空探索》2003,(4):25-25
  相似文献   
106.
第九节人类将重返月球 从1969年到1972年,人类曾先后6次访问了月球,共有12名美国航天员光荣地路上了月面。1994年,在纪念人类首次登月25周年之际,人们兴致勃勃地讨论重返月球的问题。但是,始终没有制定行动计划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5年的10年间,只发射了几个无人月球探测器  相似文献   
107.
从古到今,人们对金星都不陌生,这是因为它是今天空中最亮的星星。中国古代称“太白金星”的便指的是它。由于金星位于地球轨道以内,比地球更靠近太阳,从地球看上去,它和太阳的最大视角不会超过48°,因而金星不会整夜地出现在夜空中。当它出现在满天星斗尚未露面的落日余晖里时,我们习惯地称它为“长庚星”;而当它闪烁在群星隐去的朝霞中时,我们则又管它叫“启明星”。金星概况金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郾08亿千米,自转周期243天,公转周期224郾7天,公转速度35千米/秒。金星上的一昼夜,相当于地球上的117天。金星的半径为6073千米,是地球的0郾9…  相似文献   
108.
张辉  周向东  汪新梅  田宏 《航空学报》2020,41(8):623719-623719
星敏感器是一种以恒星为参考源的姿态测量设备,在卫星、导弹、舰船等平台得到广泛应用。对于需在大气层内全天时工作的近地空间平台,如舰船、飞机、导弹、高空气球等,星敏感器面临白天强烈天空背景条件下探测暗弱恒星目标的难题。首先介绍了近地空间全天时星敏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其次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分析并总结了全天时星敏感器实现的主要技术途径;最后梳理出下一步研究方向。分析结果可为近地空间全天时星敏感器系统的研制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9.
1994年7月,科学家们亲眼目睹了一颗行星与另一个天体之间最剧烈的碰撞。木星连续6天遭到一颗名叫苏梅克·利维9号的彗星接连不断地轰炸,一颗接一颗,总共20几颗彗星碎片,以每秒60千米左右的速度疯狂地砸入木星稠密的大气层。这场狂轰滥炸产生了大量的火球,在地球上用望远镜很容易看到。  相似文献   
110.
廖春发  靳颖  韩燕侠 《航天》2012,(2):26-27
载人航天进入为新一轮高潮积蓄力量的“潜伏期” 2011年4月12日是苏联航天员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50周年,也是美国航天飞机首飞成功30周年。尽管50年来载人航天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国外载人航天仍面临各种困境,正处在各种战略选择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