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127篇
航天技术   13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3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162.
民航动态     
《航空制造工程》2009,(6):12-12
中国商飞控股鹰联航空 10月15日,中国商飞、川航集团、成都交投集团在西博会上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将对鹰联航空进行重组重组后,鹰联股本金由3亿增至6.8个亿,新公司将更名为“成都航空有限公司”,其中商飞、川航和成都交投将分别持股48%、40.97%和11.03%。重组后的鹰联订购了30架中国商飞生产的ARJ21-700型飞机。明年年底,中国商飞交付的首架ARJ21—700飞机将由重组后的新公司执飞。截至目前,ARJ21共获240架订单。  相似文献   
163.
《中国民用航空》2009,(11):86-87
10月9日,东航和上航分别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就联合重组等相关事项进行表决.各项议案均获高票通过。  相似文献   
164.
《卫星应用》2010,(2):11-12
2010年4月10日,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卫通)重组并人一周年。2009年的这一天,中国卫通按照国家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在剥离基础电信业务后,整体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集团公司党组的亲切关怀下,在集团公司总部及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卫通已建设成为中国航天服务业的核心企业和卫星运营服务领域的主导企业,整体实力及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重组带来的效益充分显现。  相似文献   
16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民航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航空公司群雄并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三大骨干航空公司仍然发挥着国有资本的主导作用,但总体上也是一路坎坷、风雨兼程,特别是东航近年来的发展,由于在一系列兼并重组中支付大量改革成本,导致主业竞争力衰退,2006年严重亏损,首次面临自成立近20年来的经营危机。  相似文献   
166.
欣奕 《中国航天》2002,(9):36-40
~~航空航天工业重组的十年(一)@欣奕~~  相似文献   
167.
一、2002年工作进展 2002年是集团公司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去年年初,党组提出要打好"高新工程"、产品结构调整、集团公司重组上市和企业扭亏脱困四个攻坚战.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据统计,2002年集团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280.5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实现销售收入202.1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实现工业增加值53.8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利润2000万元,利税总额11亿元,实现了三年整体扭亏为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8.
根据世界航空企业发展的趋势,论述了改进飞机研制过程的必要性以及飞机全生命期过程建模与飞机研制过程仿真、分析、优化、重组的方法,为企业采用并行工程技术,加快采用PDM和MRP-Ⅱ软件的进程,最终达到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改善产品售后服务的目标提供技术支持,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9.
数控机床技术发展浅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数控技术为中心的柔性制造技术是加工技术发展的主流。它具有 3F ,3I和 3S的特征 ,并反映在数控机床的技术发展中。文中分析了数控机床的5个主要发展目标 ,详细论述了数控机床的高速化、复合加工和可重组制造等技术的现况和发展预测  相似文献   
170.
国外航天企业并购重组及其启示(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时期以来,国外航天企业的并购重组可谓风起云涌,导致世界航天工业与航天市场的格局产生新的变化。对于我国来说,需要密切关注和认真研究这种现象,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既有利于国内航天工业结构的调整和整体效益的提高,又有利于在全球经济逐渐趋向一体化的情况下增强我国航天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