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航空   454篇
航天技术   121篇
综合类   80篇
航天   2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61.
随着拦截导弹弹体长细比的增加和直接侧向力的作用,拦截导弹上全捷联导引头量测信息严重受到弹体弹性振荡和控制力矩激励的影响,从而造成导弹制导精度的下降。针对现有惯导安装在弹体质心附近的振荡波腹处无法敏感导引头振荡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在导引头安装微机电陀螺器件测量振荡角速率,构造差分观测量的新状态模型,通过交互式多模型的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对视线角速度的解耦和精确提取。通过构建导弹六自由度制导与控制仿真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打靶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模型重构后的滤波算法可以将弹体振荡的均方根误差压缩到0.5°以内并有效跟踪弹目视线角速率。  相似文献   
862.
863.
为提高国家数值风洞工程气液两相流软件混合模型求解器的自由界面模拟分辨率,增强多介质流体界面问题的模拟能力,基于代数重构方法,应用双曲正切函数界面捕捉格式对体积分数进行了插值重构,实现两相流混合模型与自由界面代数重构方法的耦合,抑制原混合模型下自由界面的非物理耗散现象,保持界面清晰尖锐;引入预处理技术,解决低速流动中由于特征值量级差距导致的计算刚性问题,提高收敛速度;应用双时间进行非定常时间推进。最后,采用方块对流、Zalesak盘刚性旋转和溃坝算例进行考核验证,数值结果显示,耦合了双曲正切函数界面捕捉格式的两相流混合模型在保持质量守恒的同时,获得了更高的自由界面分辨率,以及更丰富的多相流动细节。  相似文献   
864.
在马赫数2.5来流条件下,开展了高频微秒脉冲放电控制压缩折角激波/边界层干扰非定常性的风洞实验,放电位于压缩折角上游沿流向布局的6对电极之间,所选取的放电频率为14 kHz,接近于来流边界层的特征频率。采用高速纹影成像技术记录流场的动态变化,并基于纹影图像灰度值的时间序列采用平均、均方根、本征正交分解、动态模态分解、傅里叶变换等方法进行处理,对比研究有/无控制情形下激波/边界层干扰的非定常特性。研究发现,对于无控情形的基准流场,流动的低频特性表现为分离激波的振荡及边界层大尺度涡经过激波的脱落行为,中、高频特性表现为边界层小尺度涡与激波的相互作用;对于受控情形,来流边界层内的大涡尺度在放电作用下增大,大尺度涡与分离激波相互作用使得激波的振荡转变为稀疏压缩波的脉动,流经激波的边界层脉动更强,分离激波的低频振荡(10~300 Hz)有所改善。此时,流动的低频特性主要表现为边界层大尺度涡经过激波的脱落行为,而中、高频特性与基准流场相似。  相似文献   
865.
基于可重构标定板的激光与视觉联合标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激光雷达与视觉传感器的联合标定方法包含动态在线标定与静态离线标定两大类.动态在线标定对标定的环境有较高的要求,且标定结果不稳定;静态离线标定通常采用标定板,因而对标定板的要求较高,手动选择与线拟合都易引入或放大误差,故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重构标定板的激光雷达与视觉传感器的联合标定方法.首先,对传统的标定板进行拆分与重...  相似文献   
866.
G矩阵反演法是一维综合孔径辐射计普遍采用的图像重构算法,其实现包含两个关键要素:系统响应G矩阵标定和有效的数值反演算法。目前,在轨运行的辐射计采用系统误差分步测量的定标方法。在G矩阵反演法和点源测量G矩阵的理论基础上,对相应点源测量试验过程和水体成像试验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对成像精度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整体定标的可行性。接着,提出了在轨G矩阵定标方法,并分析了卫星机动对载荷的影响。相比于目前在轨应用的分步测量系统误差的定标方法,该方法利用外部定标源整体标定系统响应G矩阵,能够简化分步定标各系统参数的定标过程,实现符合设计的成像精度,为后续高精度的图像重构算法提供保证,给一维综合孔径辐射计在轨定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67.
运载火箭自适应制导及在线轨迹重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我国运载火箭发展,梳理了传统制导方法的工程应用历程;针对故障适应性和自主化需求,分析了基于在线轨迹规划的制导方法发展概况。基于伪谱离散和凸优化理论,提出一套适应不同目标轨道的弹道轨道联合在线重构算法框架,并利用在线重构设计一种运载火箭故障导致推力不足后的自适应制导算法,通过数值实验和嵌入式测试,验证了在线重构算法和自适应制导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