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98篇
航天技术   67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1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81.
"鹦鹉螺"(Nautilus)是一个多任务探索飞行器,是整合任务专用的系统,如高变速任务(High delta-V)的推进或更长期航行的生命支持。  相似文献   
282.
周敏  周军  郭建国 《宇航学报》2015,36(2):151-157
针对可重复使用飞行器(RLV)末端能量管理段利用数值优化算法在线规划轨迹的实时性无法保证,工程应用性差的问题,在末端能量管理段的航向调整段(HAC)轨迹前增加直线预测捕获段(PASL),并在该阶段提前完成末端区域能量管理(TAEM)段轨迹的在线规划,从而降低工程中对轨迹在线规划方法实时性的高要求。首先,通过求解零气动角下的质点运动方程解析解,得到直线预测捕获段结束点的飞行状态预测值作为TAEM段轨迹的初始点状态。然后,在线求解以航向调整段进入点飞行器航向角偏差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动压、过载和速度滚转角限制为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得到航向调整螺旋线中心的最优位置。最后,设计了以规划轨迹确定的标称气动角指令为前馈,以跟踪偏差的比例+微分律生成指令(PD)为反馈的TAEM段制导律。算例仿真校验了本文基于弹道预测的末端能量管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83.
《航天器工程》2016,(2):106-112
载人航天未来的发展面临着能力和效益的挑战,发展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技术是降低载人航天任务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对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概念进行了探讨,给出了系统级可重复使用和部件级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的含义。研究了全生命任务周期中载人飞船成本与可重复使用次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在经济性上较一次性使用载人飞船有明显优势,且可重复使用次数达到10次以上时,能够使成本趋近于最低。对国外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发展现状和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对发展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所须攻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以上研究内容可为我国发展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4.
樊朋飞  刘蛟龙  凡永华  闫杰 《航空学报》2018,39(12):322382-322382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末端能量管理阶段的在线轨迹生成与制导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参数化轨迹描述且不依赖在线积分推演与气动辨识的三维轨迹预测-校正制导算法。首先,设计了由动压上边界、下边界和最大能量边界构成的动压包线,由一个参数对包线内的动压剖面进行描述,采用离线计算的方式预先获得飞行航程随动压剖面参数、倾侧角和能量高度变化的关系并存为三维数表。随后,根据当前状态和地面航迹参数计算得到各飞行阶段地面航程信息,在待飞航程的预测中,考虑侧向机动的航程损失和模型偏差影响,采用分段查表和在线估计航程修正系数的方法对预测航程进行了两次修正。最后,研究了约束条件下的多轨迹参数连续更新策略,以保证消除航程偏差的同时轨迹具有适宜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初始位置、能量状态散布不敏感,其末端位置控制精度保持在米级。完成单次轨迹预测-校正的时间不超过2.3 ms,拥有较高的在线预测效率,对突发故障造成的模型偏差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85.
陈琦  陈坚强  张毅锋  袁先旭 《航空学报》2018,39(11):122141-122149
重复使用运载器等采用反作用控制系统(RCS)/舵面复合控制技术进行配平和控制,由于舵面和喷口的位置相距很近,同时工作时将产生相互干扰效应。采用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动网格技术和喷流模拟技术,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外形开展了侧向喷流开启和关闭对舵面控制特性的影响研究,分析了飞行器俯仰运动对不同舵面操纵方式的动态响应过程。研究发现,在超声速来流条件下,侧向喷口前方的弓形激波会打到方向升降舵的下表面产生一个局部高压区,使得飞行器产生附加的低头力矩,导致喷流开启时的配平攻角相对关闭时要低约1°。同时,侧向喷流与襟副翼之间存在非定常、非线性干扰现象,在RCS/舵面复合控制系统设计时,需要对此进行一定的补偿。  相似文献   
286.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12,(4):62-64
俄计划2030年前载人登月 俄罗斯媒体3月13日报道说,俄联邦航天局已向政府提交《2030年前航天活动发展战略》草案,确定俄未来航天活动的主要方向,提出登月、建立火星研究站等一系列雄心勃勃的目标,并制定了整合火箭航天工业的分步计划。俄2030年前航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确保世界三大航天大国之一的地位。为此,新战略提出三项优先任务:第一,发展和利用航天设备、技术及服务;第二,研制载人、运货和飞往行星的航天工具,包括可重复使用火箭;第三,建造载人火星探测飞船和新一代轨道站。  相似文献   
287.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12,(8):68-71
俄计划2030年前载人登月亚轨道飞船搭乘国外游客无需第二架X-37B返航俄罗斯媒体3月13日报道说,俄联邦航天局已向政府提交《2030年前航天活动发展战略》草案,确定俄未来航天活动的主要方向,提出登月、建立火星研究站等一系列雄心勃勃的目标,并制定了整合火箭航天工业的分步计划。俄2030年前航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确保世界三大航天大国之一的地位。美国空军第二架X-37B可重复使用无人航天飞机6月16日结束469天的在轨飞行任务,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安全着陆。X-37B的飞行任务由美国空军快速能力办公室管理,任务性质保密。美空军称,该计划用于可复用航天飞行器技术的降风险、实验和使用方案制订。这种航  相似文献   
288.
液氧/甲烷发动机动力循环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小平  李春红  马冬英 《火箭推进》2009,35(4):14-20,43
综述了液氧/甲烷发动机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液氧/甲烷发动机的特性和应用前景,对比了大推力液氧/甲烷发动机的动力循环方式,提出发动机动力循环方式选择应综合用途、性能、研制难度及使用成本等多方面因素,一次性使用的发动机应采用高性能的高压补燃循环,其中部分甲烷冷却推力室的富燃补燃循环较佳;重复使用的发动机应根据工作次数和工作寿命,重点考虑系统压力低的燃气发生器循环和低压的补燃循环.  相似文献   
289.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复合材料低温贮箱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建  晏飞 《火箭推进》2009,35(6):19-22,36
轻质高强度低温贮箱是发展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论证了聚合物复合材料作为低温贮箱材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复合材料低温贮箱的研制现状,对聚合物基体和纤维选择、设计技术、复合材料的成型及其性能测试等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复合材料低温贮箱的发展趋势,并就我国复合材料低温贮箱的发展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90.
分析了国内外吸气式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载器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水平起飞和着陆的单级吸气式运载器方案.采用Euler方程数值解法Dahlem-Buck公式和切楔法对该方案气动布局的亚、跨、超、高超音速气动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由结果可见建立的气动布局可以满足总体方案设想中飞行任务的要求.对该方案拟采用的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RBCC)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性能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方案的飞行弹道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与采用纯火箭发动机动力的天地往返运载器的飞行弹道对比表明,该方案能明显减小运载器的燃料消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