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98篇
航天技术   67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1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71.
详细介绍欧空局“赫尔墨斯”航天飞机新方案的特点、与原方案的不同之处及新方案的实施情况.选择防热系统是“赫尔墨斯”设计者面临的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将“赫尔墨斯”防热系统同美国航天飞机的防热系统作了比较.目前有两种防热系统方案:带外防效层的非热强结构;能耐高温的热强结构.未来航天飞机的防效结构将大量采用碳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72.
以RD——0120发动机为基础的可重复使用火箭动力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和俄罗斯在国际上首先开展了低成本运载有效载荷到轨道的研究工作。政府和火箭承包商正在论证和研究未来低成本运载火箭的关键特性,低成本运载火箭的两个关键特性是火箭的可重复使用性和火箭发动机的可操作性。由化学自动化设计局设计生产的 RD—0120 LOX/LH_2发动机已经分析验证了的高性能和先进的可重复使用性,使它成为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RLV)动力装置的关键候选对象之一。这个高室压(21.86MPa)、高性能(真空比冲4466.9m/s,真空推力1961.67kN)的分级燃烧发动机已经在能源号重型运载火箭上成功地完成了两次飞行。研制期间,发动机的长寿命、推力范围、节流和连续工作时问等特性都经过了验证。这些都是低成本、高可靠、可重复使用推进系统的要求。双组元的 RD—0120发动机通过更换富燃预燃室和增加一个煤油涡轮泵也可以很容易的改造为一个可靠的低成本三组元发动机。为了验证这个双组元发动机高的可操作性和可重复使用性,一个由航空喷气公司、化学自动化设计局和 NASA 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合资生产,用于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和单级入轨火箭动力装置的国际计划及三组元发动机可能的关键特性设计正在进行。本文对现在的 RD—0120发动机可操作性和重复使用性的改进进行了阐述。而且对如何更进一步地改进,使 RD—0120发动机成为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推进系统的理想候选对象进行了研究。另外,已经草拟了研制三组元的 RD—0120发动机的研制计划,主要是一个高置信度的飞行演示火箭。  相似文献   
273.
本文通过对国外航天形势的分析后明确指出,航天事业已发展到了以商业服务和开发利用空间资源为主要目标的时代。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世界各航天大国,在已有运载火箭的基础上,正以降低发射成本为主攻方向,积极开展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RLV)的研制,并已取得了初步进展。推进系统也相应的展开研究工作,以适应运载火箭的需求。中国的对策是,提高现有火箭运载能力并使其无毒化,继而研制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274.
可重复使用航天器金属热防护系统的结构优化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美国开发的金属热防护系统,分析了用于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金属热防护系统的发展和现状,详细介绍了几代金属热防护系统的总体结构、高耐热蒙皮结构、绝热结构的不断演化和设计的优化进展。并且从结构装配方面,阐述了单个金属热防护系统结构、多个金属热防护系统结构以及金属热防护系统与刚性结构的装配设计的优化发展,为工程在结构设计和优化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75.
晓雨 《中国航天》2006,(4):14-15
3月24日,在历经数月推迟后,美国空间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1新型运载火箭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夸贾林环礁的罗纳德,里根弹道导弹防御试验场进行了令人瞩目的首次发射。之所以受人关注,是因为这种部分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是世界上第一种由私人出资研制的液体火箭,也是十多年来第一种全新的航天运载火箭,有可能标志着低成本航天飞行时代的来临。遗憾的是,火箭起飞后不到1分钟便发生了故障,当时第一级发动机还在工作中。  相似文献   
276.
对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推进系统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并就此项技术在美国的研究现状做了比较详细的综述,指出了发展这种新型推进装置的关键技术,对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思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77.
1972年1月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批准研制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空间运输系统(STS),即航天飞机,NASA从此正式开始实施航天飞机计划。这是一种通过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发射入轨,像飞机那样返回地面,稍加整修即可再次使用的载人航天器。  相似文献   
278.
Boui.  JC  殷前根 《上海航天》1989,(3):12-21
减少乘员和载荷的LEO(低地球轨道)运载成本,是研制继“阿里安”5后的下一代空间运输系统的主要目标.如果整修费不太昂贵,那末最理想的方案是研制可回收运载工具.可回收系统由于需将额外的重量带进轨道用于再入,故其不确定性比一次性使用运载工具大.有效载荷只占总重的很小一部分,将增加不确定性.据此,CNES(法国全国空间研究中心)已开始调整对运载工具及其推进的基本研究.法国宇航公司对水平和垂直起飞、单级和两级结构,以及各种推进方式的各种可重复运载工具方案作了比较研究.AMD-BA对其他系统的研究旨在通过一项保守的计划,用已有的证明有效的数据建立数据库,通过参量研究评定各方案对技术的敏感性.SNECMA(法国国营飞机发动机研究制造公司)、SEP(欧洲动力装备公司)和ONERA(法国全国航空空间研究局)研究了各种组合发动机,以选出一种更理想的航天飞机推进系统.  相似文献   
279.
温杰 《国际航空》2010,(5):14-16
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OTV)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美国空军第一种空天飞行验证平台开始了首次太空之旅,并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军用空天飞行器。  相似文献   
280.
俄罗斯能源公司是世界航天火箭业的主要开发公司之一,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船“快船”号就是由该公司研制的。目前,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乘员的是“联盟”号载人飞船。“联盟”号已经服役40多年,并进了3次改进。尽管“联盟”号的可靠性仍然很高,但技术已非常陈旧,因此俄罗斯目前研制“快船”号是现实需要。研制“快船”号的另一个原因是,维护空间站和进行其他天体探测需要大负载可重用航天飞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