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98篇
航天技术   67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1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41.
《飞行器测控学报》2011,(4):13-13,42,47
随着"阿特兰蒂斯"号2011年7月8日升空,美国航天飞机迎来了最终谢幕的时刻。回顾其30年历程,有人称赞它为人类探索宇宙立下功劳,也有人斥之为劳民伤财。无论怎样评价,一个时代即将落幕。1登场与谢幕1957年苏联第1颗人造卫星发射,拉开了美苏太空竞赛的序幕。按照美国的设想,航天飞机是一种像飞机一样水平着陆、往返于太空和地面之间、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在"阿波罗"登月的1969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启动航天飞机项目。1972年美国开始建造航天飞机。4年后,首架航天飞机"企业"号问世,它只进行大气层内滑翔试飞。  相似文献   
142.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已将“月球侦察轨道器”(LRO)的发射时间推至2009年。作为重返月球的第一步,该探测器将为宇航员重登月球选取可能的着陆地点,原定今年12月初由宇宙神5火箭发射。NASA是在与美国空军就交换发射时机达成一致后做出推迟发射决定的。美国空军将利用LRO原定的发射时段发射其X-37B试验性可重复使用无人驾驶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143.
石久 《国际太空》2003,(6):22-24
1 美国 1.1 航天飞机 □□2002年,美国共发射了5架次航天飞机,与近年来4~6次的年发射数量相当,而且发射任务全部获得了成功。5架次航天飞机中的4架次是飞往国际空间站(ISS),另外1架次则顺利完成了“哈勃”太空望远镜设备更换任务。 在航天飞机改进方面,2002年8月1日,马歇尔航天中心对航天飞机上的可重复使用固体助推器新型缩比尺寸发动机成功地进行了点火试验,发动机工作时间达21s。在实际飞行过程中,固体助推器要在起飞点火2min时间内平均产生1200t的推力。此次试验的点火时间仅为实际工作时间的1/6。使用缩比尺寸发动机进行试验的主…  相似文献   
144.
针对重复使用运载器(RLV)的自动着陆段(A&L)提出了一种快速的轨迹生成算法.相比于传统航天飞机的策略,该方法并不依赖事先离线计算并储存好的若干轨迹,可在A&L段初始状态存在散布的条件下快速生成可行参考轨迹.首先将A&L段的参考轨迹分成由若干参数定义的分段轨迹组成.其次确定陡平衡滑翔段的航迹倾角,使RLV在此阶段动压几乎保持常值.再次从需求的着陆条件进行反向轨迹推演,一直到达圆弧拉起段的起点处.本文的轨迹生成算法通过迭代校正唯一的系数,平滑着陆段起点处的航迹倾角,直到轨迹推演终点处的动压满足陡平衡滑翔段的动压,从而保证满足A&L段接口处的边界约束.最后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快速性,有效性与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5.
田栢苓  李智禹  吴思元  宗群 《航空学报》2020,41(11):624072-624072
重复使用运载器(RLV)是未来实现快速、可靠及廉价进出空间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对RLV再入段的轨迹优化、制导及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在RLV再入轨迹优化方法上,分别从间接法、直接法以及伪谱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在深入分析每类方法特点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在RLV再入制导方法上,分别从离线标称轨迹制导、在线轨迹重构制导、预测校正制导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每类再入制导方法进行了优缺点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在RLV再入姿态控制方法上,分别从线性控制方法、非线性控制方法、智能控制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对RLV再入制导控制一体化方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未来RLV制导控制一体化研究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6.
石蜡基燃料是近年来开始大力研究的用于固液混合发动机的推进剂,其燃速是现在通常应用的HTPB的3~4倍,扫除了大型固液混合发动机应用的最大障碍。固液混合火箭具有安全、价廉等优点,石蜡基燃料的固液混合火箭有可能在5~10年内研究成功并应用于实际,成为一种廉价的可重复使用火箭助推器。本文描述了用于固液混合发动机的石蜡基燃料的研究现状,对石蜡基燃料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展望了采用石蜡基燃料的固液混合发动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7.
庞统  晨曦 《航天员》2011,(3):19-21
航天飞机为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除外部燃料箱外,航天飞机轨道器和固体火箭推进器都可以重复使用。航天飞机执行一次任务,包括准备、发射、飞行和返回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8.
一、明确S模式24位飞机地址分配方案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常规二次雷达的飞机应答机代码(A码)是12位二进制数,这就意味着它的容量仅仅是4096。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跟不上迅速增长的飞行量增速。特别是在特殊天气情况下,由于大量航班延误,相同二次雷达代码会重复使  相似文献   
149.
针对可重复使用助推器(RBV)强非线性、强耦合、多输入/多输出的特点,在姿态变化剧烈及空域变化广的调姿转弯阶段,采用非线性动态逆控制方法设计RBV的姿态控制系统。根据时标分离原则及奇异摄动理论,将系统分为快慢两回路子系统。对所需的总控制力矩进行控制分配,由空气舵和反作用控制系统(RCS)共同执行。仿真结果表明:由该法可获得较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0.
马先龙  周军 《飞行力学》2007,25(3):30-33
简要介绍了末端能量管理的研究情况,然后对末端能量管理段进行轨迹规划。在轨迹规划的基础上,设计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制导律,对轨迹进行跟踪,对能量进行管理。仿真结果表明,滑模变结构控制在末端能量管理制导中合理、有效,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