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36篇
航空   472篇
航天技术   45篇
综合类   29篇
航天   7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高分一号“高”在哪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斐 《太空探索》2013,(6):10-11
2013年我国宇航任务首发、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首发、肩负着我国民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尽快实现国产化的重任……在外部镁光灯的照耀下,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高分一号卫星,有了更多熠熠生辉的理由。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高分一号卫星本身就是一颗足够璀璨的"明星",在航天创新突破的功劳簿上记载着它诸多傲人的资本。高寿命——如何打响"长寿保卫战"  相似文献   
612.
为了对预冷组合循环发动机开展性能分析,以协同吸气式火箭发动机(SABRE 4)为研究对象,采用部件法建立了发动机稳态模型,计算获得了SABRE 4发动机在吸气式模态下沿飞行弹道的性能参数变化规律。然后对发动机的高度和速度特性进行研究,得到了发动机的飞行包线。计算结果表明,在吸气式飞行弹道内,核心机推力和比冲的变化分别为488~680kN和34786~46954m/s。SABRE 4发动机具备推力大和比冲高的性能优势。在预冷器工作过程中,随着飞行马赫数增大,预冷器换热量不断增大,进入预燃室的氢流量减小,预燃室总温降低,HX3的吸热量减小。与其他压气机和涡轮相比,空气压气机和氦涡轮的工作参数变化较大。SABRE 4发动机通过对来流空气进行预冷,可实现在大空域和宽速域内工作。由于空气压气机的喘振和堵塞边界限制,发动机的高度和速度特性分别存在飞行高度和飞行马赫数的限制。  相似文献   
613.
航空发动机各部件在单独进行3维仿真时,其流道气动参数和部件性能参数与总体匹配设计值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偏 差,为减小部件仿真与总体设计值之间的差异,将工程设计应用较为广泛的总体性能程序和各部件3维模型相结合,开展各部件3 维模型在整机匹配约束条件下考虑部件之间相互影响的性能联合仿真,探索了多部件联合仿真方法,建立整机3维仿真架构,通 过整机3维仿真获得了航空发动机多部件内部及部件间界面流动情况。仿真结果表明:主流道流场参数相比单部件3维仿真更加 接近设计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偏差量不超过4%,满足工程应用要求。提出了整机匹配约束下航空发动机多部件3维性能仿真技 术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14.
星载微波部件的微放电效应是影响航天器微波传输系统独特的瓶颈问题之一。以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阈值仿真中广泛使用的Furman模型为研究对象,以平行平板传输线为例,研究并获得了Furman模型中本征二次电子、弹性散射电子、非弹性散射电子3类电子的模型参量对微放电阈值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对总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影响合理解释了微放电阈值的变化规律,为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阈值的精确仿真提供了规律指导。  相似文献   
615.
为了研究射流预冷下涡扇发动机的性能以及稳定性表现,分别考虑射流预冷导致的进气道掺混换热、截面工质热物理性质的修正以及部件特性修正这三种因素,对涡扇发动机的稳态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射流预冷下发动机推力的大幅增长来自于进气流量的增加,其中掺混换热是引起进气流量增加的直接因素,而工质热物理性质和部件特性的变化则导致发动机的推力下降,高水气比下,受进气流量增加的影响,射流预冷仍能大范围的提高发动机的推力水平。进气道掺混换热使得风扇更为逼近喘振点,而随着水气比的增加,风扇和高压压气机的稳定性均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616.
本文提出了一种Arinc 661规范的解决方案,它采用VapsXT为工具,针对座舱显示应用,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符合规范的座舱显示系统标准部件库框架,为研发航电显示产品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平台.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本文提出的座舱显示系统内核标准部件库框架,可以方便地对部件库进行扩展.  相似文献   
617.
综合考虑了大型复杂设备生产厂家各种类型的部件来源与需求,构建了复杂设备部件生产库存控制模型。模型以费用作为目标,通过权衡生产成本、库存成本以及缺货成本,从而确定合理的部件生产库存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618.
对成败型航空发动机部件可靠性增长试验抽样数的确定问题进行了研究。推导出了初始故障数服从典型离散分布时的最小化最大准则(Max-Min准则),提出了一种逐次抽样样本估计值反馈修正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19.
航空工业现如今已经成为能够衡量一个国家国防硬实力的标准之一,航空部件的性能指标标志着航空工业的发展水平,而其中占据绝大部分的航空金属部件更决定了航空部件性能指标的好坏,因此航空金属部件的成型工艺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航空部件生产主要成型工艺的相关研究,包括液态成型、塑性成型和粉末冶金成型在航空金属部件中的应用及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航空金属部件成型工艺存在着工艺单一、能耗大等不足之处,同时对航空金属部件的成型工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航空工业成型工艺的结合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将会是未来航空工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20.
为了满足变循环发动机风车起动性能仿真的需求,建立了变循环发动机部件级风车起动模型。针对旋转部件等熵效率不连续的问题,提出使用换算扭矩代替等熵效率的方法,给出了旋转部件全转速特性拓展方法。提出了考虑点火及燃烧稳定性的燃烧室稳定性模型。考虑了变循环发动机的8个可调参数,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对变循环发动机的风车及风车起动性能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风车状态时,变循环发动机在单外涵模态具有更高的核心机物理转速,有利于点火之后核心机物理转速快速趋于其慢车值。单外涵模态时,变循环发动机在风车状态的可调参数仅与飞行马赫数有关,为了保持较高的核心机物理转速,后涵道引射器外涵面积需随飞行马赫数的增加而减少,其余参数皆固定在其最佳值。飞行高度6km、马赫数0.8时,变循环发动机在单外涵模态下的风车起动时间为1.4s。风车起动过程中燃油流量的增长主要受燃烧稳定性所约束。通过对可调参数的优化,可使变循环发动机在风车起动过程中的关键性能参数最大程度的逼近其限制值,从而减少风车起动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