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5篇
  免费   761篇
  国内免费   513篇
航空   3473篇
航天技术   1328篇
综合类   444篇
航天   1114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392篇
  2020年   349篇
  2019年   407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316篇
  2016年   333篇
  2015年   262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分析传统恒温热线热膜流速计(简称 HWFA)动态方程后,提出了一种新型HWFA 线路模型——主电桥预移相模型,推导出真实条件下小扰动动态响应方程,并按此原理设计制造了崭新的高性能 IFV—900型 HWFA 样机。该机全部革除了传统HWFA 的三个调节参量,大大地简化了调节步骤;不自激振荡的范围明显增宽,极大地减少了使用上的麻烦;频带宽度比当今世界流行的 HWFA 增宽了2~5倍;加上一系列智能化功能后使自动化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一新型 HWFA 的问世将可能导至 HWFA技术的重大改进和新的变革。首先阐明主电桥预移相模型的提出和真实条件下小扰动动态响应方程的推导。随后将用若干姐妹篇阐明动态方程频率响应调节元物理值的解析解,频率特性实验分析手段的电扰动试验响应情况的理论分析等内容。  相似文献   
972.
观察到碘分子在光谱线514.5nm感应作用下的荧光谱,同时得到了在514.5nm附近碘分子的激发光谱。这两种谱的测量和研究表明,两能极模型对碘分子是一个很好的近似,普通光感应的碘分子荧光谱明显不同于激光感应的碘分子荧光谱。 在上面测量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物理模型以应用到激光感应荧光测量技术中。在488.0~544.0nm间,观察到了碘分子的激光感应荧光。  相似文献   
973.
为了提高所选定飞行器模型的机动性,采用了一种标准遗传算法设计前缘翼根延伸(LEX).同时使用一种由三维低阶板方法结合DATCOM方法半经验公式的改进方法预测复杂外形飞行器(机身 机翼 尾翼)的空气动力载荷和最大升力系数.结果表明,在前缘翼根存在的情况下,升力系数在马赫数为0.4~0.8时提升了20.5%~15.3%,在马赫数为1.2时提升了6.8%,在马赫数为0.2~0.95之间升力系数最大值提升了9.5%~15%.在1~5 km的高度亚音速飞行时,其回转率得到了6.6%~8.0%的提升.  相似文献   
974.
运用面向对象技术,描述了待加工件的制造特征.利用模糊最大隶属原则,实现了加工区域几何制造特征的识别.以高速加工工艺数据库和范例库为支撑,采用IFTHEN规则和模糊匹配方法,提取出了适合高速铣削加工的工艺信息.提出了以切削时间短、加工成本低、表面质量高为目标的工艺方案寻优模型,该模型有助于形成成功的加工范例.依据已有加工范例和提取的工艺信息,实现了3轴高速铣削加工的自动编程.  相似文献   
975.
详细论述了电离层对GPS信号的延迟误差,讨论了修正电离层延迟误差的相对定位、延迟模型改正方法,分析和比较了双频观测量和三频观测量电离层延迟误差改正方法。  相似文献   
976.
使用丙酮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对喷嘴的混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示踪粒子及激励波长选择时的注意事项,对丙酮的光物理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对直流离心喷嘴进行了6种速度比的气-气混合实验研究,得到了喷嘴下游区域的浓度分布和混合比分布情况,发现喷嘴存在临界混合速度比vr相似文献   
977.
探讨了用Nd:YAG脉冲激光器作为泵浦光源对激波管内瞬态非定常流场进行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ana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PLIF)测量的时序同步问题.由于该激光器需要预热以获得稳定的倍频输出,作者研制了低压大电流的电热破膜装置,实现对激波产生时机的控制.在大尺寸矩形截面的激波管上搭建了PLIF测量平台,并在此平台上进行了丙酮示踪流场显示和氢氧基分布测量.  相似文献   
978.
介绍了基于潜在成分(LC)分析和概率神经网络的损伤识别方法,并应用于一个实验室模型的损伤识别.结果表明,基于潜在成分(LC)分析和概率神经网络的损伤识别方法能在正常的时变质量情况下以较高的成功率对位于A或B处的某一损伤程度未知的损伤进行归类,为时变结构系统的定量损伤识别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79.
研究了一种双腔双阻尼的被动式自适应缓冲器;给出了此缓冲器的数学模型,并基于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了该缓冲器的虚拟样机;分析了该缓冲器的着陆动态性能及其主要参数对全机着陆动态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在使用功条件下,自适应缓冲器的着陆性能比单腔变油孔缓冲器性能略好;而在粗暴着陆条件下,自适应缓冲器的过载远小于单腔变油孔缓冲器,起到主要减载作用.增大高压腔、低压腔体积或增加低压腔压力或减小高压腔压力均可使自适应缓冲器的过载减少.  相似文献   
980.
利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对直径D300mm×3420mm圆管内的旋转流场进行了实验测量,重点测量切向速度与轴向速度的分布以及湍流强度分布。测量结果表明圆管内的旋转流是Rankine涡结构形态,旋转流强度沿轴向存在着明显的衰减特性,且最大切向速度的径向位置沿轴向逐渐向内移动,即由上游的刚性涡逐渐向下游的准自由涡和刚性涡组合过渡;轴向速度的分布存在着很大的不均匀性,在r=0.5R区域存在一个轴向速度的低速区,甚至出现上行,但在轴向位置z〉10R后轴向速度全部向下,并向均匀分布发展;圆管内的切向湍流强度比轴向湍流强度大一倍,两者的湍流强度在准自由涡区径向分布比较平均,中心刚性涡区域的湍流强度比较高,而且随轴向位置的变化衰减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