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18篇
航空   509篇
航天技术   133篇
综合类   99篇
航天   23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航天器工程》2015,(5):66-72
基于傅里叶(Fourier)温度单元及Boley理论,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某大型柔性空间结构(LFSS)的热致振动情况,发现改变悬吊杆长度、配重总质量以及背景温度均会影响结构振动幅值和准静态变形之比,但背景热流的影响更大,且其对降低结构的热特征时间有明显作用。入射热流的改变对结构热致振动无明显作用,仅能够改变结构的振动幅值和准静态变形。以上研究结果可有助于改进航天器LFSS结构设计,避免出现在轨热致振动现象。  相似文献   
912.
针对协同飞行飞机的队形保持和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增量动态逆的协同轨迹控制方法。首先按照时标分离原理,利用增量动态逆设计飞机航迹控制律;然后使用非线性制导法完成复杂轨迹跟踪控制;接着基于一致性理论,设计4架飞机的长机-僚机协同飞行轨迹控制律,长机利用L1轨迹制导跟踪期望飞行轨迹,僚机通过基于一致性协议的协同控制律进行队形变换并跟踪长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很好地完成协同队形变换和协同轨迹跟踪控制。  相似文献   
913.
为提高高速再入飞行器的控制品质,开展了基于非线性动态逆解耦技术及分数阶PIλDμ(FOPID)的控制技术研究。首先,在时标分离的基础上,建立了飞行器高速无动力再入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动态逆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进行了三通道解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PID控制器,动态逆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具有超调量小、响应快、稳态误差小等优点,以及良好的控制品质和鲁棒性,有利于高速飞行器的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914.
逆合成孔径雷达综合对抗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ISAR成像特点,提出了对ISAR在成像过程中容易受干扰的不同环节进行干扰的综合对抗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ISAR二维处理增益的优势,干扰ISAR对目标的成像与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915.
为了降低问题分析及求解难度,对固体运载器出现的飞行动力学逆问题进行了分类研究.通过归纳逆问题解的特点,将其分为3类,并给出了每类问题的统一提法.进一步提出了逆问题的解析求解和优化求解2种基本解法.解析解法通常求解较快,但精度不高.优化求解可以得到较为精确的解,但通常耗时.针对每类动力学逆问题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工程问题,即主发动机需用推力设计、合外力辨识和误差分离问题,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求解结果.典型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了分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16.
根据飞机作动系统的工作原理,针对液压源能量有限的现状,提出作动系统的功率约束条件。同时考虑操纵面的物理约束,提出了功率受限的操纵面控制分配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功率受限的操纵面控制分配方法将控制律设计与操纵面任务分配分割为两个模块独立运行,以动态逆控制律为基础,建立控制指令和操纵面间的动态映射关系,考虑操纵面的物理约束并以功率最小作为优化指标,将控制分配问题转化为一个二次规划问题,通过数值求解实现控制系统功率受限下的控制分配。仿真结果表明,考虑功率约束的控制分配方法,可以在系统满足一定稳定性及飞行品质要求的前提下,分配和管理多个冗余操纵面达到指令要求,同时实现系统消耗总功率最小,保证了作动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917.
利用物体抓取任务中所有五个手指运动的运动学分析结果,结合LeapMotion 运动跟踪设备的特点和 逆运动学,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灵巧虚拟手抓取交互方法,使用户在虚拟环境中,通过一只灵巧的虚拟手 作为化身,在不进行手指弯曲运动跟踪的情况下,即可自然地到达并抓取数字三维物体。验证结果表明,所提 出的方法比传统的基于正向运动学的虚拟抓取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18.
宋道喆  耿云海  易涛 《宇航学报》2016,37(6):729-736
研究轮控式零角动量欠驱动航天器姿态最优稳定控制问题。考虑到该类型航天器不存在定常光滑稳定控制律的特点,通过Lyapunov直接法和Backstepping方法设计了一种非线性不连续反馈控制律,同时得到控制Lyapunov函数(CLF),并由此得到逆最优稳定控制律。该控制律可以避开求解Hamilton-Jacobi方程,最小化某一代价函数,同时具有扇形稳定裕度,对输入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鲁棒性。数学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非线性不连续反馈控制律能够使姿态渐近稳定至平衡点,并具有最优性,以及在转动惯量存在不确定性时,扇形稳定裕度使系统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19.
针对非合作目标之间基于特征点的相对位姿单目视觉确定问题,考虑利用自然特征导致误差增大等因素,提出一种基于凸松弛理论和LMI算法的相对位姿求解迭代方法。该方法在基于逆投影线构建的优化模型基础上,首先利用松弛理论将姿态矩阵的单位正交非凸等式约束松弛为不等式凸约束,并证明了松弛后的优化问题与原问题等价,即松弛后的凸问题取得最值时,姿态矩阵满足原等式约束。进一步将松弛后的姿态矩阵不等式凸约束表示成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进而利用内点法进行求解,并利用全局收敛性定理证明了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性。以在轨服务为背景,仿真试验表明,利用该算法相对位姿可在7次迭代达到收敛,与传统SVD算法相比,在噪声较大的情况下,该算法计算精度提高近一倍,能够快速收敛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20.
提出一种新的SAR欺骗干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干扰机在SAR副瓣区域快速生成覆盖保护区域的干扰信号,然后按照SAR发射信号的重复频率逐条发射干扰信号,最终使得干扰图像融合到真实场景之中,破坏和掩盖真实图像中的一些重要特征。为了实现快速的场景目标干扰,文中结合逆ω-κ算法,将一幅雷达灰度图转化为干扰信号。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对SAR的欺骗式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