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48篇
航空   352篇
航天技术   42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1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在更换新型油箱密封材料后,为有效验证其密封可靠性,需要进行疲劳密封试验。因此设计了一个疲劳密封试验系统,通过自动充放压装置,配合数据采集和显示记录系统,实现了高精度、自动化的疲劳密封试验过程。  相似文献   
102.
103.
针对一种阴接头密封梁具有椭圆弧凹槽的形状记忆合金梁式管接头,利用ABAQUS软件建立考虑管内流体压力和温度的弹塑性有限元热力耦合模型,数值模拟得到阴、阳接头间的接触带宽和接触应力分布。基于逾渗理论与微观粗糙密封界面有限元接触分析,计算得到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密封界面泄漏概率为零的临界接触应力。结合第一道密封的接触应力分布,以S指数作为形状记忆合金梁式管接头密封性能的评价指标,数值模拟了预紧力、管内流体压力和温度对形状记忆合金梁式管接头密封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装配拧紧力矩范围内形状记忆合金梁式管接头密封性能随着预紧力增大而增强;密封性能随着管内流体压力的升高会提高,具有良好的自封性;在-50~200℃的管内流体温度范围内密封性能基本稳定,满足密封要求。数值分析表明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形状记忆合金梁式管接头相比于不锈钢和钛合金梁式管接头具有更优的密封性能。  相似文献   
104.
刷衬—篦齿密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密封技术新概念,即刷衬一篦齿密封。顾名思义,刷衬一篦齿密封就是用金属刷丝作成衬套(静止件),用篦齿作成转动件,组合成一种新型密封结构。它既具有刷密封的低泄漏优点,又具有篦齿密封的长寿命优点。它既能适应转子回转影响不会产生永久性间隙增大,又避免了刷密封对偶介面易磨损的缺点,从而改善了发动机性能,成为比刷密封更有吸引力的新密封方案。这种密封的关键在于制造一种宽的刷丝衬套,在一定的工艺技术水平下,较为容易获得成功。因此推荐给发动机设计师们参考,并建议开展有关的研究工作,以期用于新机研制,进一步改善发动机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05.
为了适应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近十年间,主轴密封技术已取得重大进展,高性能气膜式端面密封已进入实用阶段,反转轴间密封技术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06.
为了解决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难以融入航空发动机设计中的难题,提高可靠性水平,在型号研制工作中摸索出利用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中风险优先数的概念开展零部件某故障模式设计改进。运用风险优先数(RPN)的概念对设计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中严酷度和故障模式发生概率划分了1~10级评分原则,增加了故障被检测难度,且结合航空发动机特点,对故障被检测难度也划分了1~10级评分原则,得出了故障模式的风险优先数,确定了故障模式的优化排序,提出了确定风险改进项的方法。以某发动机的密封装置为例,利用严酷度、故障模式发生概率和故障被检测难度等级评分原则,得出了密封装置各故障模式风险优先数,确定了2项风险改进项。结果表明:利用严酷度、故障模式发生概率和故障被检测难度划分的1~10级评分原则进行风险优先数计算,可得出风险改进项,为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水平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7.
108.
针对导引头舱温度试验过程中遇到的测试设备和产品对接时间过长问题,对产品与专用测试设备对接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工作现场传输管密封和密封塞密封传递孔的拆装繁琐复杂,导致对接时间过长。因此对现有密封塞改造升级,对比原拆装对接试验时间的数据,确认该技术改造缩短了温度试验设备与产品的对接时间。  相似文献   
109.
阻旋栅对密封静力与动力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孙丹  王双  艾延廷  王克明  肖忠会  李云 《航空学报》2015,36(9):3002-3011
密封动力特性对旋转机械转子系统稳定性影响较大,在密封入口端部设置阻旋栅是提高密封稳定性的有效方法。设计加工了无/有阻旋栅共5种密封结构,从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两个方面研究阻旋栅对密封静力与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建立阻旋栅密封静力特性CFD理论模型,数值分析阻旋栅对密封泄漏量、切向速度以及周向压力分布的影响;应用不平衡同频激励法实验研究阻旋栅对密封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阻旋栅可降低密封的泄漏量,减小密封内流体的切向速度,进而降低密封内流体的周向压力差,且随着阻旋栅周向稠度与径向长度的增加,这种作用逐渐增大,这是阻旋栅抑制气流激振力的主要原因;预旋是密封产生交叉刚度的重要因素,密封的交叉刚度随进出口压比与转速的增加而增大;阻旋栅可有效降低密封的交叉刚度,增加密封的主阻尼,提高密封的稳定性。本文研究揭示了阻旋栅抑制密封气流激振力的机理,为设计阻旋栅密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针对国内外高温励磁绕组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迷宫形励磁绕组结构,首先通过电火花线切割制造出单层迷宫形线圈,并在线圈匝间和层间充分均匀地填充耐高温绝缘材料;然后通过真空钎焊工艺实现多层迷宫形线圈的牢固焊接,最后将焊接成型的多层线圈封装成迷宫形绕组,并应用于单自由度高温磁悬浮轴承试验台中,实现了550℃被悬浮物体近20h的稳定悬浮.研究结果表明:线圈焊缝的高温电阻值小,抗剪切强度满足要求,焊缝的金相组织致密均匀;绕组匝间和层间绝缘性能良好;迷宫形励磁绕组在原理和工艺上是可行的.对高温悬浮试验后的迷宫形绕组内部形貌进行观察后发现封装线圈的高温绝缘材料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