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19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开车去台北     
发端  王强 《今日民航》2010,(4):128-128
我们已经像蜘蛛一样,离不开"网"。这个堂而皇之的电子妖魔,充满着诱惑和即刻实现的可能性。人们已经习惯了在网上买东买西、联系亲朋、发送工作信息,甚至买房子置地,娶个虚拟老婆。而对我等喜欢东游西逛,"心"比较闲的人来说,偶尔利用狗哥(GOOGLE MAP)功能,设计一个自驾  相似文献   
32.
经济信息     
《西南航空》2010,143(1)
2009年锦泰宝马杯高尔夫精英赛在成都完美谢幕11月25日,2009年锦泰宝马杯高尔夫精英赛在麓山国际乡村俱乐部完美谢幕。本次高尔夫精英赛专为蓉城BMW车主量身打造,除设置了总杆冠军、净杆冠、亚、季军、最远距离、最近旗杆、幸运奖外,为增加比赛的乐趣及挑  相似文献   
33.
江山 《航天》2013,(11):32-32
9月20日,美航宇局宣布,在同地面失去联络6周后,成果丰富的“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报废。美最后一次收到该探测器的信号是在8月8日,随后恢复联络的努力一直没有奏效。问题的具体原因仍不得而知,但操作人员怀疑是计算机时滞问题,导致探测器失去了空间定向能力,从而使通信和发电难以进行。没有了足够的电力,探测器的蓄电池和推进系统可能已在恶劣的深空环境下冻结。该探测器发射于2005年1月,不到6个月后飞抵坦佩尔1彗星,用一个铜制撞击器对彗核进行了撞击,以通过对溅起物质进行观测研究来掌握其成分。主任务结束后,探测器几次改变飞行路线,启动了称为“系外行星观测与大冲撞延长研究”(EPOXl)的一项延长期任务,于2010年11月对哈特利2彗星进行了飞越探测。此后,探测器又利用其高分辨率望远镜对杰拉德和ISON彗星进行了远距离观测。  相似文献   
34.
设计研制了一种远距离可变焦的光谱测量装置。该装置由望远变焦成像系统和光谱色度计构成,具有对目标光源望远瞄准和变焦的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实现了远距离光谱和色品坐标的测量;其色品坐标测量误差为0.0040,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2.1%。  相似文献   
35.
回谷 《航天员》2009,(4):33-34
1g68年12月21日、1969年3月3目、1969年5月18日,美国先后用3枚“土星5”号火箭发射“阿波罗8、9、10”号载人飞船,除继续验证人与飞船的适应性和飞船的性能外,还进行了环月飞行、远距离通信、登月舱分离与对接、近月环境考察等试验和探测工作,历时分别为147小时、241小时、伯2小时。  相似文献   
36.
37.
张梅 《航天发射技术》2000,(3):51-56,50
随着炼钢厂等广泛领域中远距离运输需求的增加,开发、研制了(1)高速自动导向运输车(AGV),(2)AGV的控制和管理系统。AGV有4个用于高速行驶的大的车轴、一台柴油发电机驱动装置和多台交流伺服控制电动机。它采用离散(不连续)磁导向方式,配备了高性能远距离障碍物探测器等安全装置。控制和管理系统为依靠SS(扩展频谱)无线网络的广域分布式系统,具有遥控维持性能。总运输距离约达4000m,最高车速为10km/h,直线导向精度为±50mm,停车精度±30mm。  相似文献   
38.
在现代战争中,远距雷达警戒与控制飞机(预警机)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种军事装备。文章介绍了远距雷达警戒与控制飞机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39.
Roman  JE Nich.  LT 《空载雷达》2000,(1):21-28,20
我们率先验证了具有超高动态范围的X波段雷达的光纤远距离信号伟输,并证明光子元件能达到现代雷达远距离信号传输所需的严格相位噪声要求,设计并建立了光纤链路,用于AN/SPQ-9B先导研究型雷达的天线和发射机的远距离分置。测试结果表明:传输链将能在发射和接收结构中进行成功的远距离传输,而且不会明显地降低所测得雷达的87dB的后各界信噪比。结果验证了光子技术用于有源阵列雷达发射机/接收机模块的远距离信号传  相似文献   
40.
安慧 《航天》2014,(4):28-31
航天是人类探索太空和利用太空的伟大事业。它在研制、运行和发布成果的全过程中,都会产生大数据和应用大数据。数据既是航天理论的基础,又是航天实践的基石。航天要对尺度远比地球大无数倍的广阔空间中进行探索,其数据总量更多、要求更高、应用也更广泛。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及时而精确的大数据支持,哪怕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也会影响航天任务全局的成败。为了远距离控制航天器的飞行和执行任务,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处理数据。因此,航天大数据不仅具有一般大数据的特点,而且要求高可靠和更高的处理速度。因此,航天是最早提出发展大数据技术的领域,也是取得大数据成果最多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