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19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一段时间以来,美空军一直都在考虑将部分B52轰炸机改装成远距离干扰(SOJ)飞机,非官方名称叫做EB-52。现在空军的确在一项新计划下推进此想法,该计划要求研制和装备远距离雷达干扰/欺骗翼下电子吊舱。根据2005年的国防预算,空军将购买首批12个吊舱,由16架B-52H飞机使用。2005财年美空军预算里有2160万美元用于机载电子攻击(AEA)。但具体有多少金额分配给EB-52项目,还未最后敲定。  相似文献   
12.
傅里叶叠层是一新型的宽视场高分辨成像技术,但是其在宏观成像领域的应用中,成像模型在米级成像距离下通常仅有2 cm左右的成像视场,难以满足使用要求。为了提高宏观傅里叶叠层技术的成像距离和视场,文章开展了远距离宏观反射式傅里叶叠层成像模型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宏观傅里叶叠层成像模型,该模型使用发散光束照明,通过球面波移位对目标傅里叶谱进行扫描重建高分辨率目标图像;此外,还分析了宏观相干成像机理和傅里叶成像模型近似条件,由此推导出模型的近似范围,为模型推广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利用搭建的实验系统对10m外目标成像,使目标分辨率从1.4 mm提升到0.35 mm,分辨率提升4倍以上,验证了模型具有通过合成孔径技术提升目标成像分辨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天线在室外的远距离测试需求,提出了一种外场天线测试转台的控制方法。该天线测试系统由上位测试子系统、发射转台子系统和接收转台子系统组成,通过无线网桥实现各子系统间的远距离无线通讯;转台子系统采用EtherCAT 总线,接线形式简单、容易扩展、通讯速率快;采用TwinCAT 和LabVIEW 作为软件开发环境,开发了转台的运动控制和通讯软件界面。本论文对转台子系统控制原理及子系统间通讯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分析了转台子系统定位精度,并通过试验表明该系统满足室外远距离天线测试需求,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
博引 《国际太空》2011,(11):9-16
由于进行了充分的技术准备工作,并制定了科学的交会对接方案,以及各系统精确无误的操作实施,天宫-1与神舟-8在2011年11月1—3日实施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过程十分完美,一次对接成功。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分为远距离导引段、自主控制段、对接段、组合体飞行段、再度对接段和分离撤离段实施,可以说既步步惊心,又步步放心。  相似文献   
15.
郑磊 《机场建设》2009,(4):19-21
我国航油长输管线是国内大、中型机场航油供应的生命线,肩负着从航油储备油库或炼油厂到机场油库远距离输送油品的重要任务。航油长输管道虽然结构单一,但通常埋设在野外,自然环境恶劣,社会环境复杂,运行管理难度高。由于其输送介质属易燃、易爆,因此航油长输管线若发生穿孔泄露,不仅将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机场停航和沿线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甚至发生严重的火灾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16.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1):107-107
2007年11月14日,英国天网-5B(Skynet-5B)卫星搭乘阿里安-5ECA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升空,卫星将定点东经53°。一起搭乘的还有巴西的星-C1(Star-C1)卫星,它为南美地区提供宽带互联网业务。  相似文献   
17.
交会对接远距离导引精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确定交会对接任务地面远距离导引控制可达到的精度,分析了影响精度的误差因素;提出了利用简化动力学模型、采用拟平均根数法和协方差法进行误差传播计算的方法;推导了误差传播和误差分析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远距离导引终点精度主要由传播误差决定,在一定初始条件下,当外推时间小于6 h时,终点位置精度可达到2~5 km,速度精度可达到2~3 m/s;误差传播中,沿迹和径向误差因素占主要成份,且随外推时间增加沿迹误差影响逐渐增大;终点精度的提高应从抑制沿迹、径向误差着手.提出的地面导引控制精度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了各种误差因素,计算便捷,适用于工程方案设计阶段的精度分析与估计.   相似文献   
18.
《飞碟探索》2014,(8):5-5
科学家日前表示,《星际迷航》中的远距离人员传送技术是合乎物理学原理的,他们已经在远距离传物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一项实验中,科学家成功地将一个原子传输了3米,精确度达100%。实验负责人、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罗纳德·汉森教授表示:“我们传输的是一个粒子态。如果你相信人体是由无数原子以一种特定方式聚合在一起的产物,那你就得相信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可以将人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  相似文献   
19.
谢懿 《太空探索》2009,(8):22-27
近半个世纪之前,天文学家们就开始争论,月球上可能有水.后来的月球探测器在它的两极附近发现了冰的线索,但是这些远距离的探测始终无法让人信服.  相似文献   
20.
黎明 《飞碟探索》2007,(8):48-49
科幻小说里的月球"喷泉"让我们先回到1956年。那时候NASA都还没有创建,更没有完成登月飞行的壮举,人类对月球的了解基本上都是一些远距离观察后揣摩得到的假设。当时,著名的科幻作家哈尔·克莱门特发表了一篇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