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2篇
  免费   854篇
  国内免费   403篇
航空   3000篇
航天技术   226篇
综合类   396篇
航天   34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介绍一种亚超音速机翼最佳弯扭综合设计的计算方法,它应用了有限基本解方法。分别在亚超音速各选取一个设计点(M数和C_L),进行机翼弯扭设计,其目的是减小与升力相关的阻力。在此基础上,顾及亚音速和超音速这两个设计点的气动力特性,还要兼顾到飞机其它性能和结构上实现的可能性,进行机翼的综合设计。本文分别给出了亚音速最佳弯扭设计,超音速最佳弯扭设计和综合设计的计算结果。经过分析表明,计算结果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2.
航材需求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航材是一种特殊的物资储备,运用一般预测理论很难对其需求时间和需求量进行预测。针对其特殊性,以现代维修理论为基础,结合数理统计的知识,对航材需求预测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进而建立了一种较为实用的预测模型,为航材需求的预测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3.
54.
环形叶栅内利用非定常激励减少分离区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在环形扩压叶栅内利用非定常激励减少分离区损失的实验研究成果。在测得各个工况下环形叶栅的分离旋涡频谱特性的基础上,采用施加声激励的实验手段,系统研究了扩压环形叶栅内流动与非定常扰动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证实了一定条件下的非定常扰动能促使叶栅分离区的减小,从而降低总压损失,达到提高气动性能的目的。分别从激励频率和强度的角度出发,探索了影响激励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55.
本文利用Engquist-Osher格式,离散跨音速小扰动方程(TSD)和边界条件,选择不同初场计算NACA0012翼型二维定常位势流场,得到了与试验值较符合的结果,同时用Murman-Cole非守恒和守恒两格式计算并进行了比较。着重用数值实验进一步探讨多重解问题,发现并总结出了几点很有参考价值的规律和现象。  相似文献   
56.
本文通过“原始”叶栅 (即常规的直叶片叶栅 )、“前掠”叶栅、“端弯”叶栅和“掠弯”叶栅等四套大弯角叶栅的对比试验 ,研究端“前掠”、端“增弯”和端“掠弯”对流场的影响。其中 ,端“掠弯”是本文新创的一种端壁流控制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作为前掠和增弯的结合体—“掠弯”叶栅 ,具有端“前掠”和端“增弯”对流场影响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57.
用把碱金属(Na)加入到空气尾流中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碱金属引射对高超声速尾流化学动力学和电子密度的影响。采用的化学反应模型为包括O2、N2、O、N、NO、NO+、Na 、Na、O2-及e-的10组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碱金属引射,使尾流电子数密度增加1~3个量级。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58.
一个扩压叶栅角区流向涡的物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燕平  陈芳 《航空学报》1989,10(2):36-43
 本文采用烟显示和三维流场测量的方法,研究扩压叶栅角涡的物理模式。试验结果揭示了角涡发生、发展程中的流动形态和结构特点,以及角涡与叶面附面层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在这个物理模式的基础上讨论了角涡引起高流动损失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59.
于源  姜歌东  王小椿 《推进技术》2002,23(2):139-141,149
为消除因叶轮型线设计数据点的拟合误差所产生的不光顺现象,通过快速迭代算法反算控制顶点,插值得到叶片型线并生成叶片工作型面,在能量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均曲率的目标函数,对叶轮型线进行光顺,为五轴数控加工的顺利完成奠定良好基础,该方法已在自行设计的叶轮CAD/CAM系统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0.
二维非常规压缩型面超/高超声速进气道的设计概念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志光  张堃元 《推进技术》2004,25(3):226-229
为了提高满足一定尺寸要求的进气道的性能,提出了一种非常规压缩型面进气道,并用数值模拟手段对该进气道和常规的二维斜楔式进气道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该进气道能够获得跟常规二维斜楔式进气道大致相当的气动性能。非设计工况下,该进气道性能优于常规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时,该进气道对保持前机体来流附面层的稳定性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