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6篇
  免费   456篇
  国内免费   196篇
航空   1627篇
航天技术   116篇
综合类   235篇
航天   22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杨安生 《上海航天》1998,15(2):52-57
结合本类导弹红外寻的、旋转弹体、单通道控制、筒式发射等特点及惯用的部位安排形式,讨论了采用鸭式“+×”气动布局的原因,介绍了在气动外形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12.
塞式喷管在固体火箭发动机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长辉  刘宇 《固体火箭技术》2005,28(1):36-39,56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要求,比较了3种可能的环排塞式喷管结构形式,认为环排瓦状塞式喷管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案。以高空工作的固体发动机喷管为例,设计了一个8单元环排瓦状塞式喷管和与其对比用的钟形喷管,在相同尺寸限制奈件下,塞式喷管的面积比大大高于钟形喷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设计的环排瓦状塞式喷管的流场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反压下塞锥流场特点和塞锥表面的压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塞式喷管在设计点效率为97.41%时,其真空效率为78.63%。这比对比用钟形喷管的一维理想真空效率高出近2.0%。  相似文献   
913.
弹性飞行器的传感器位置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消除飞行器的气动弹性与控制系统之间的互相影响,必须适当选择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用现代控制理论的方法研究了弹性飞行器传感器的平面设置,提出了带常参数的最优过程模型,建立了旨在抑制弹性振动的性能指标。把庞特里亚金极大值原理与样条拟合方法结合起来,得到了用于速率陀螺设置的简单公式。实例分析和计算表明,利用该方法所得的结果比根轧迹方法简单、准确。  相似文献   
914.
《中国航天》2005,(7):14-14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航天保险随着长征火箭开始承揽对外发射服务而得到发展。长征火箭早期发射的亚星1号及3颗澳星均购买了发射保险。对于可能出现的第三方责任,则通过政府换文的方式实现政府担保。1994年1月,太平洋保险公司与香港亚太通信卫星公司签署了保额达1.2亿美元的亚太1号通信卫星发射险及保额为1亿英镑的第三方责任保险合同。1996年2月15日,长征3号乙火箭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08失败,同年长征3号火箭发射中星7号卫星失败,给长征火箭的用户在国际航天保险市场上购买保险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直接影响了我国对外发射业务的开展。在此背…  相似文献   
915.
以总压恢复系数为目标,利用无粘流斜激波关系式和约束最优化计算方法,在考虑混合气体比热随温度变化的条件下,对二维混压式高超声速进气道设计方法作了初步探索,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附面层作了修正,研究了进气道的基本性能。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进气道在飞行马赫数Ma=4~6.5范围内能够可靠工作。  相似文献   
916.
旋转舱中长方体群的装填布局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17.
唐伟  张勇  陈玉星  桂业伟  李为吉 《宇航学报》2006,27(Z1):132-135
俄罗斯联邦空间局提出的Clipper飞船返回舱采用升力再入方式,结合了飞船和航天飞机的特点,升阻比高、机动性强、稳定性好、过载低、空间大,而且可以部分重复使用,是未来低成本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可能的发展方向.采用基于牛顿理论的气动力工程方法对气动特性进行预测,建立了考虑高超声速升阻比和效用容积时的多目标气动布局优化模型,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计算,获得了约束条件下的Pareto最优解集.  相似文献   
918.
本文从气动力特性、使用性、经济性及工艺性等方面分析和选定高亚音速TW-1拖靶的气动外形布局,并提供了工程估算拖靶外形气动力特性的方法.用此法计算了拱形头部及钝头部拖靶的气动力,其拱形头部拖靶的升力及力矩特性计算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吻合很好(误差≤5%),零升阻力系数误差约在10%~20%之间。但就整个拖靶系统阻力(包括拖靶及拖索阻力)而言,拖靶本身的阻力只占到10%左右。因此本文提供的估算方法能满足拱形头部一类拖靶的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19.
将Motycka方法中脉动压力滤波改为瞬时畸变滤波可减少其估算机时。本文从理论上建立了上述两种滤波位置所获得的瞬时畸变的随机统计参数和最大值之间的关系,用计算所得结果进行了验证。验证表明可用瞬时畸变滤波方法替代脉动压力滤波方法去估算最大瞬时畸变值。  相似文献   
920.
张威  金志光  王浩  张堃元 《推进技术》2021,42(10):2187-2192
针对宽范围定几何颌下进气道高马赫数下的压缩量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喉部滑块前后移动的变几何调节方案,该方案通过滑块前后移动改变高低马赫数下的喉道尺寸,使进气道能够满足高低马赫数下的压缩量要求。本文提出了两种滑块布局方式,针对内锥侧滑块布局方式,按调节原理进行了滑块型面与进气道内流道型面的匹配设计,并将变几何颌下进气道与定几何方案进行了性能比较。数值研究表明:按Ma2.5-Ma4.0范围设计的变几何颌下进气道,在设计点,临界状态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为0.51,较公开文献中定几何方案提高8.5%;在Ma4.0,0°攻角工况下,临界状态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为0.46,提高12.2%;在Ma2.7,1°攻角工况下流量系数为0.69, 临界状态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为0.78。气动性能表明,该颌下进气道性能优越,调节方案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