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146篇
航天技术   8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微流体控制系统由于其尺寸微小、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易于小型化和自动化、效率高等特点,它的发展和完善为航空航天、医学实验以及化学化工过程的测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平台。在微尺度范围内,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大于1,表面张力与粘性力占有主要地位,混合过程主要靠分子扩散,过程进行的较慢,因此,微混合腔一般都加工出一些扰流装置,对流体产生机械扰动作用,从而在短时间内达到较好的混合效果。本文对一个双向进口的微型圆柱混合器的混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微混合器没有设置专门的扰流装置,采用两侧切向进流体,在混合器内能够产生强烈的扰动,加剧混合过程。研究表明,混合效果并不是随着雷诺数增大而增强,只有在一定的雷诺数范围内,才能够得到均匀的混合效果。  相似文献   
162.
驻涡区进口结构参数影响TVC燃烧性能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驻涡区的空气、燃油供给位置和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是影响驻涡燃烧室性能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研究中把4种驻涡区油气进入位置和3种掺混空气孔位置组合成7组油气参数,在不同进口温度和进口流量下开展了相应的燃烧性能试验,获得了点火性能、贫油熄火特性和燃烧效率与7组油气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得出了第7组组合参数是综合性能最好的驻涡区油气进口参数.   相似文献   
163.
核心机驱动风扇级气动设计方案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以某核心机驱动风扇级(CDFS)设计指标为牵引,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结构形式进口导向器(IGV)对CDF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导向器可调、静子不可调的气动设计方案能够满足CDFS设计指标;进口导向器的调节方式对CDFS性能影响很大,对于可变弯度进口导向器,需要选择合适的可变弯度位置和关闭角度;模式转换中,在单外涵模式静子选择偏负攻角设计有利;CDFS单外涵模式与双外涵模式产生损失的原因不同,前者主要是转子通道激波,后者主要是进口导向器吸力面附面层气流分离.   相似文献   
164.
设计了4种不同气膜缝角度的防护结构,发展并验证了基于欧拉法框架的水滴撞击算法,针对直径为20μm的过冷小水滴,定量分析了气膜缝角度和吹风比对支板壁面水滴撞击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热气膜射流对水滴有明显吹袭作用,导致壁面平均局部水收集系数和撞击极限减小,而且气膜缝开孔位置越靠近支板前缘,吹袭水滴效果越明显.4种结构的平均局部水收集系数与无气膜缝结构相比分别下降了82%,8%,1%和0.5%.此外,吹风比增大会导致前缘最大局部水收集系数和撞击极限的减小变明显,尤其是气膜缝角度为5°结构的水滴撞击特性受吹风比影响最显著.前缘区域局部水收集系数呈现了相似的分布规律;支板后部区域,当吹风比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水滴被完全吹除.   相似文献   
165.
核心机试验进气范围宽,从常温常压状态到加温加压进气状态,进行进气温度和压力调节的同时给核心机带来大量的 过渡态工作过程,对核心机气动稳定性提出了较高的需求,通过压气机进口可调静子叶片角度(α2)的调节可以有效提升稳定裕度,需要设计出合理的压气机α2规律来保证核心机的试验安全。为了研究压气机进口可调静子叶片角度控制规律,以整机大量试验数据为基础,以发动机相似原理为理论依据,分别在核心机稳态、加速和减速等不同状态下开展核心机与整机压气机进口可调静子叶片角度控制规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最终确定的压气机α2稳态规律与整机的n2R25-α2控制规律相同,遵循在加速过程中稳态基础上偏关2°、在减速过程中稳态基础上偏关5.5°的控制规律,确保压气机在试验过程有较好的稳定裕度,保证试验安全。  相似文献   
166.
为了掌握速度比和进口预旋耦合作用下波瓣下游射流掺混机理的变化规律,对4种不同进口预旋角下3种不同速度比 工况进行了全3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进口预旋角从0°增大到30°时,内外气流之间的掺混有所增强。小速度比工况和大速度比工况下总压损失系数分别增大了0.1和0.05,推力损失分别为4.6%和17.5%,因此应当综合考虑促进掺混和由此导致的总压损失和推力损失增大的效应。随着速度比的增大,流向涡强度逐渐增大,外涵流体对波瓣下游涡系发展的限制作用逐渐减弱,流向涡逐渐沿径向向外发展,更大范围的气体被卷吸参与了掺混;速度比和进口预旋的耦合作用有利于流向涡提前形成,并在波谷和中心锥之间引起泄漏旋流,加速了涡系破碎和耗散的速度;同时,速度比的增大,扩大了泄漏旋流径向范围,加强泄漏旋流同向的流向涡,有利于进一步加速射流掺混,但也使涡系间的相互作用更强烈,导致射流总压损失和推力损失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