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57篇
航空   539篇
航天技术   98篇
综合类   73篇
航天   2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来流条件对叶片表面附面层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突破传统的附面层总压测量方法,采用附面层总压探针实现测量平面叶栅叶片表面真实的附面层内总压,实验过程中改变来流马赫数测量叶片吸力面及压力面附面层内总压,并通过相关计算获得附面层厚度的一系列参数.实验目的在于研究来流条件对平面叶栅叶片表面附面层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来流马赫数相比来流攻角对附面层厚度影响较大,不同攻...  相似文献   
42.
对跨声速离心压气机中进口导叶与叶轮的相互影响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模型包括三种几何间距模型及对同一间距几何模型使用了两种不同的转静子交界面位置设定。计算结果表明:转静子交界面位置的设定对于多排叶片混合平面法定常计算性能会产生较大影响,5%叶轮轴向长度的变化就可造成1%的效率、2%的压比差别;进口导叶与叶轮的叶排间距大小对离心压气机级气动性能影响很小,但间距较小时会造成流场内较大的压力波动。在近叶排间距时,导叶切割叶轮激波会在导叶压力面侧产生一个高损失区,并沿导叶表面向上游传播;该高损失区由激波压力波造成。此外,激波存在与否,影响到两排叶片流场的相互影响作用强度:激波使叶轮对导叶流场的影响几倍甚至十几倍大于导叶对叶轮流场的影响;激波的影响作用使导叶压力面、吸力面侧压力波动由不同的原因造成。最后,在近叶排间距时,初始进入叶轮通道内且靠近主叶片压力面的尾迹相对靠近吸力面的尾迹片会滞后;完全进入叶轮通道后,近压力面侧尾迹的滞后更显著。  相似文献   
43.
进口预旋对高负荷跨声风扇性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全转速条件下高负荷风扇进口级转子的预旋设计形式和其对气动性能的影响,以及在优化的预旋分布规律下,转子的典型部分转速特性.该风扇转子叶尖切线速度为480m/s,设计总压比为2.55,负荷系数高达0.42.结果表明:使用常规转子仍能达到该负荷水平,但采用带进口导叶的设计形式十分必要;在转子叶尖采...  相似文献   
44.
在超音速压气机叶栅的试验中,确定进口气流方向是试验的难题之一,本阐述了超音速压气机叶栅“唯一攻角”的概念,介绍了计算方法和“唯一攻角”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此计算方法是正确可行的。在实际的超音叶栅试验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2)对于以超音速进气的叶栅,当叶栅参数一定,进口气流角β1的大小仅取决于进口马赫数M1。(3)反压改变,仅影响叶栅槽道中的气流流动。  相似文献   
45.
本把TEACH计算机程序推广到三维,用定常,绝热,不可压的时均三维N-S方程和连续方程,并运用紊流动能和紊流耗散率的微分输运方程封闭雷诺方程,模拟计算了非均匀来流稳定畸变流场。数值计算中除了对通用变量进行欠松驰,还对修正压力通过惯量进行了欠松驰,惯量取为压力修正方程中的系数|b|,保证了数值计算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在进口马赫数小于0.35时,流场畸变指数的计算值和试验值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采用时间相关的有限体积法,对不稳定的Euler方程求解;对已知叶型,在给定叶片表面压力分布的条件下计算其流场,对解法上的困难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处理叶片表面边界条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7.
通过用一组非线性方程组来逼近线性规划的Kuhn-mcker条件方程,从而将求解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一个用Newton迭代法来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问题。经数值计算表明,该算法在一般情况下能实现快速收敛。  相似文献   
48.
针对微重力条件下层板孔隙结构中两个相邻任意尺寸半球形珠状发汗的蒸发与燃烧过程,建立了相应的数学物理模型;在双球坐标系中求解分子扩散传质偏微分方程,得到发汗液珠的分子扩散组分分布的解析解和扩散速率表达式;分析得到在常温、高温条件下蒸发以及燃烧状态下发汗液珠的相互作用因子式,计算了相互作用的发汗液珠在不同条件下的发汗蒸发量以及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9.
平面埋入式进气道的口面参数选择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姝  郭荣伟 《航空学报》2005,26(3):268-275
为了提高飞行器的隐身性能和降低其迎风阻力,采用具有平面腹部的低雷达截面外形机身与埋入式进气道的组合是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但迄今尚未有成熟的平面埋入式进气道设计方法可供借鉴,为此对平面埋入式进气道口面参数进行了组合对比研究,旨在通过口面参数的选择来改善进气道的气动性能。在此基础上,选择一组口面参数设计了一梯形进口的平面埋入式进气道方案,并进行了高速风洞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进口侧棱决定了所产生的卷吸涡的强度,而前唇口导流角决定了进口段的横向压力梯度,两者均是驱动主流进入进气道内部的关键因素,为此对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和周向畸变指数均有着重要影响;后唇口型线特征参数对进气道出口总压高低压区的分布起着调节作用,为此可以作为控制周向畸变指数的一种辅助措施。(2)合适的口面参数能明显改善平面埋入式进气道的性能。选取23°导流角、4°侧棱角以及30°后唇口型线特征参数组合进行了方案设计和风洞试验验证,在Ma0=0.7,α=-2°~8°,β=0°~2°的范围内,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在0.920~0.952之间,周向畸变指数在1.142%~2.237%之间,达到了实用水平。(3)研究范围内,攻角的增加有利于改善平面埋入式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和周向畸变指数,而小角度侧滑时对出口流场畸变的影响不大,不仅未下降,反而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50.
采用实验和数值方法对双级波瓣引射混合器的引射性能进行研究,重点研究混合管在两种不同进口方式下的引射混合器气动特征差异,并初步分析混合管面积比和长径比对双级波瓣引射混合器引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管进口方式对引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研究的结构参数条件下,对于受限式进口,单级波瓣引射混合器的引射能力要强于双级波瓣引射混合器约10%;而对于敞开式进口,其引射能力要优于受限式进口最大约35%,此时双级波瓣引射混合器的引射能力要略好于单级波瓣引射混合器.在较大的混合管面积比或较小的长径比下,敞开式进口下双级波瓣引射混合器较受限式进口表现尤为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