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42篇
航天技术   46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9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刘敏  荣伟 《航天器工程》2013,22(1):82-86
以稳定下降阶段的降落伞-返回舱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为基础,针对反推发动机不同的失效模式,建立了4种返回舱反推力模型,通过计算获知了4种返回舱着陆角和速度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可为反推发动机失效情况下被动缓冲装置的设计输入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为返回舱着陆安全性评估和制定故障预案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朋 《太空探索》2012,(8):11-18
经过12天15个小时的飞行后,6月29日10时03分,3名航天员乘坐的神舟九号返回舱平安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在他们长达13000千米的回家"路上",守候着成千上万的护卫者。本文作者就是多次在飞船着陆场迎接航天员归来的工程管理人员,请看他从回收现场发回的记实报道。  相似文献   
13.
文章简要介绍了蒙特卡洛方法的起源和基本思想,随机数和随机抽样的产生方法,同时,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基本思想提出了用数值方法计算飞船返回舱着陆姿态参数的初步设想。对于此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节约试验经费,分析返回舱缓冲结构的设计合理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从分析载入飞船返回舱返回过程和一系列目标特性出发,探讨了采用光测设备对返回舱再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的可行性,提出了初步的方案设想。通过对探测能力的分析论证,确认光测设备昼夜均可以实现返回舱再入段40km高度以下、60km斜距以内的轨迹测量和返回舱红外热成像的实况图像。在白天再入时,可见光电视还可以实现斜距15km以内伞况变化过程的实时监视。  相似文献   
15.
《航天》2012,(8):13-13
日前,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吴斌接受采访时表示:“为确保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安全返回,着陆场系统通过技术创新和硬件升级,首次实现了返回舱搜救全程北京中心与着陆场之间调度、话音和图像通信的连续不间断。”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返回舱热控设计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新一代载人飞船返回舱再入过程气动热环境和返回舱传热特性,建立了气动热环境下返回舱动态耦合传热集总参数模型,能够描述返回舱防热层内侧蜂窝板、舱体、设备和舱内空气间的导热、对流及辐射动态耦合换热过程。文章应用该模型对典型新一代载人飞船返回舱气动热环境下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热烧蚀层内侧铝蜂窝板表面包覆多层隔热材料、增强舱外设备与返回舱壁热耦合、降低设备表面红外发射率等返回舱热控优化设计措施。热控优化措施应用于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并通过首次在轨飞行验证,在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气动热环境下,返回舱结构、空气、设备等各项温度指标均满足指标要求,验证了返回舱热控设计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可为返回式航天器热控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太空探索》2012,(8):10
6月29日上午10时许,在圆满完成所有在轨任务后,搭乘3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平安返回,为本次航天任务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用12个字来评价这次任务:结果圆满、过程完美、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18.
周晓晶 《航天员》2012,(6):23-25
当我们已经对航天员乘坐返回舱或者驾驶航天飞机返回着陆的画面习以为常的时候,突然看到全副武装的奥地利人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从3.9万米高空跃下,经过超音速自由落体后,在低空打开降落伞、安全着陆的情景时,也许还将信将疑:脱离舱室的保护,人只穿着防护服,就能在比常规高空战斗机飞行高度还要高得多的空中生存并且安全落地吗?  相似文献   
19.
载人飞船飞行任务中搭载的有效载荷设备质量、体积大并且安装要求苛刻,而返回舱内空间狭小且舱内环境复杂。针对这个问题,文章提出了通过改装返回舱座椅作为有效载荷搭载安放的方案。经过试验验证表明,该方案对飞船的影响很小,并且满足有效载荷设备搭载要求。  相似文献   
20.
1γ源高度控制装置功能"神舟"系列飞船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时,通过静压高度控制器判定离地面高度,并自动打开伞舱盖,带出引导伞,引导伞再拉出减速伞;同时,航天员的缓冲座椅升起。在距地1.2m时,由安装在返回舱底部的γ源高度控制装置,通过向地面发射和接收经由地面散射的γ射线确定返回舱离地面高度,发出控制指令,启动返回舱的4个反推发动机点火工作,产生反向推力,使返回舱速度降到2 m/s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