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6篇
航空   301篇
航天技术   75篇
综合类   62篇
航天   1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在太空预警卫星方面,苏联在1972年9月发射了第一颗实验用的早期预警卫星“宇宙”520号(Cosmos-520)Cosmos-520与美国的预警卫星一样,都是使用红外线传感器来侦测导弹尾焰发出的红外线辐射信吃。1972-1976年间,苏联发射了数枚实验用的预警卫星,以测试多种近红外线及紫外线传感器。1978年后,苏联开始使用一套部署规模较小,运行能力较为有限的US-KS“眼睛”(Oko)式早期预警卫星系统,含有5枚卫星,称为SPRN较力量观察专用设备。而由9枚Oko卫星组成的第一代完整系统于1982年完成。苏联的所有预警卫星都是由中央科学研究所(Tsni kometa)负责设计,而Lovochkin NPO(科学研究制造机构)则负责研究卫星平台本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592.
高损伤容限低成本复合材料结构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近无余量成形法制备高尺寸精度、高损伤容限、无紧固件的大型整体复合材料结构是低成本复合材料技术的指导思想,以实现成本与铝合金结构相当、减重20%的目标。本文重点介绍了高韧性、耐湿/热复合材料和RTM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593.
本文应用SLAM—Ⅱ计算机模拟语言编制了Cessna—152飞机的进近着陆程序。SLAM—Ⅱ模拟语言具有数值积分功能,使连续过程的程序编写大为简便。用该程序计算分析了Cessna—152进近着陆过程中飞机各种运动参数对飞行员操纵的响应。  相似文献   
594.
595.
本文设计并验证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边界层近壁流动高分辨率平均速度场预测方法:首先采用示踪粒子图像对数据集训练卷积神经网络,通过调整神经网络参数可以预测示踪粒子在数据集上的平均跨帧位移;然后使用该卷积神经网络预测像素空间中各像素位置的单粒子位移,得到高分辨率的平均速度场信息。将该方法用于预测湍流脉动较小的边界层近壁区的平均流动,能够将空间分辨率提高到单像素精度。误差分析发现,该方法获得的测速精度略优于传统单像素系综平均互相关算法,且对粒子浓度和示踪粒子图像对数目的要求明显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596.
为了应对当前市场对功率器件更低成本、更小尺寸和更优性能的要求,设计了一款工作频率为1.2~1.4GHz的高效率小尺寸氮化镓(gallium nitride,GaN)基功率放大器载片。使用有源时域负载牵引系统对GaN管芯进行在片测试并提取管芯的非线性行为模型,在先进设计系统(advanced design system,ADS)软件中利用模型进行阻抗匹配电路设计和仿真,将功率放大器端口匹配到了目标阻抗50Ω。该载片采用谐波控制技术使功率放大器附加效率提高了6%~8%,采用高介电常数的陶瓷材料将载片电路集成在8mm×8mm。实测结果显示,放大器在漏源电压28V、100us脉宽和10%占空比脉冲输入的工作条件下,在小尺寸的载体上实现了输出功率大于56W,功率附加效率大于78%的高效率指标。  相似文献   
597.
运输机与四转弯训练机相关进近的TCAS告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98.
599.
随着航空技术的高速发展,舰载机设计制造的技术集成度和复杂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面临新的挑战,需要通过严密的试验来发现。与陆基飞机不同,舰载机主要以航母为平台遂行各项任务,其舰机适配能力直接影响战斗力生成,因此列装前要进行严格的舰机适配试验。由于舰载机着舰面临的难度和风险最大,着舰试验便成为舰机适配试验的核心环节。本文以美军F-35C舰载机着舰试验为例,分析了F-35C和“尼米兹”级航母的结构特点,从地面试验、陆基模拟着舰试验和舰基实际着舰试验三个方面分析了着舰试验各阶段的实施内容和过程方法,结合舰载机着舰训练实践总结其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并对未来舰载机着舰试验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开展同类试验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