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5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航空   1768篇
航天技术   255篇
综合类   177篇
航天   66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给定通流部分形状时轴流压气机级性能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维理论对轴流压气机的初步设计作了进一步研究,导出了轴流压气机基元级的特性关系。建立了在给定通流部分形状时最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得到了解析关系。并通过研究给出了数值算例。所得解析关系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并可进一步拓展用于多级轴流压气机优化中。  相似文献   
182.
M88-3发动机     
M8 8 - 3发动机是M 88- 2发动机的第 1种衍生型发动机 ,于 1999年 2月完成设计 ,2 0 0 2年进行了首次整机试验 ,2 0 0 4年开始进行飞行试验 ,预计 2 0 0 5年左右定型。  与M 88- 2发动机相比 ,M 88- 3发动机的高压核心机、低压涡轮和发动机控制器部件基本不变 ,33%的部件是新设计的。新的 3级低压压气机是由CENTOR发展而来 ,采用整体叶盘结构和 3D气动设计的宽弦叶片 ,流量增加了 10 % ,达到 75kg/s,压比提高到 4 .5。压气机增加了静子级 ,增大了质量流量 ,提高了在各个飞行区的部分功率下的性能。第 1级高压涡轮采用单晶材料的叶片…  相似文献   
183.
气膜孔布局对前缘气膜冷却效率影响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叶片前缘结构的特点,建立了前缘气膜冷却实验台,实验模型由半圆柱面和两个平板组成,在距离滞止线2倍气膜孔直径距离位置布置了1排气膜孔。主流在前缘的湍流度为8%,二次流和主流密度比为1.5,动量比变化范围为0.5~4,分析了在不同动量比下气膜孔间距和径向角变化对径向平均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径向角分别为0,°45,°65,°孔间距与孔径的比分别为2,3,4。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孔间距的增加,径向平均冷却效率逐渐降低。径向角对径向平均冷却效率的影响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184.
内通道交错横流对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内通道横流对气膜流动和冷却特性的影响,参数变化范围:横流比Cr=0.39,0.78;吹风比Br=1,2;气膜孔长径比l/d=4,8.计算结果表明:①内通道冷气横流使得气膜孔内气流产生较强的涡旋,使得冷气射流的流动具有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引起表面气膜冷却效率分布不均;②横流比对表面气膜冷却效率分布影响较大,横流比越大,气膜孔内涡旋越强烈,气膜冷却效率分布越不均匀;③长径比较大时,气膜孔内气流较为规整,气膜覆盖区域较为狭小,气膜冷却效率分布更加不均;吹风比较大时,射流在主流通道上的附着较差,气膜冷却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5.
梯形突片气膜冷却特性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突片对气膜冷却的影响规律,设计了3种不同堵塞比的梯形突片,采用红外摄像仪对不同形状突片冷却结构的壁面温度场进行了测试,并对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无突片的气膜冷却相比,突片的存在大大提高了气膜冷却效率和对流换热系数;冷却效率沿气流方向存在一个最佳吹风比值;对流换热系数在本实验范围内,堵塞比为0.214时气膜冷却对流换热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186.
燃气发生器结构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李庆  李清廉  王振国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11):2062-2067
为了确定最佳的燃气发生器结构,对不同结构的燃气发生器进行了对比试验,考察了喷嘴尺寸、燃烧室长度、燃烧室构型等因素对燃气发生器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喷嘴尺寸,燃烧性能基本不受影响,但却可以缩短燃气发生器的点火延迟时间,并且增大流量调节范围;增加燃烧室长度可以明显的提高燃烧效率;燃烧室的构型对燃烧性能有很大影响,收缩-扩张型着火段影响了燃烧过程,降低了燃烧效率,燃气发生器设计不宜采用这种构型.   相似文献   
187.
采用氢气和氮气的摩尔比r在1.0~2.0范围的混合气体作为推进剂,实时检测电弧加热推力器运行中的弧电流、弧电压、入口压力、真空室压力、质量流量和喷口温度等工作参数,研究了比功率、r和质量流量对推力器产生的推力、比冲和推力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同时增加混合气体的质量流量和r能有效提高推力器的推力;较高的r能获得高的比冲和效率,尤其是比冲随着r的提高明显地单调上升。  相似文献   
188.
镀金属碳毡在电磁屏蔽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三维网络结构的碳毡引入电磁屏蔽材料的应用,对其特有的电磁性能及网络结构作了分析,并进行了复合材料屏蔽效果计算和修正。研究表明:利用碳毡的孔洞结构和尺寸,辅之以金属镀层,能在较宽的频率内对电磁波有良好的屏蔽效率,且不需要很大的填充量。  相似文献   
189.
在原理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以飞行器仪器舱为应用背景,进行原型系统的开发,并给出部分运行实例,表明系统原理及其实现技术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0.
介绍了6σ管理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主要步骤,在对我国企业生产质量管理现状进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企业生产制造过程的控制和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6σ质量计划对我国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借鉴意义,通过研究,分析了6σ质量的统计解释及其含义,介绍了6σ管理法的基本工具,展示了6σ管理法与以往的管理法的本质区别:注意发现潜在的、隐藏的问题,预先处理而不是事后发现再采取行动,尤其注重对过程的优化再造.以制造过程为例,形象的展现了现代企业通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实施6σ管理法的典型做法,以提高其全过程的能力,提高顾客的满意度、降低成本,缩短周期,实现依靠质量获取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