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0篇
  免费   479篇
  国内免费   313篇
航空   1776篇
航天技术   364篇
综合类   353篇
航天   38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展向振荡对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东  刘朋欣  童福林 《航空学报》2020,41(12):124054-124054
周期振荡作为一种有效的壁面流动控制手段受到广泛关注,而其对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的影响目前鲜有研究。本文采用高精度直接数值模拟(DNS)方法对马赫数2.9、12°激波入射角、强振荡下的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与无振荡工况的定量比较,揭示了展向强振荡对干扰区内复杂流动结构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如分离泡尺度、物面压力脉动非定常特性、物面剪切的非定常特性及统计特征等。研究发现:在展向强振荡作用下,分离点位置提前,间歇区长度增大;同时由于分离泡内强黏性耗散的影响,展向振荡的穿透高度约为分离泡高度的4%,因而对流动结构不会产生实质影响。但展向强振荡会对壁面附近流动造成显著影响,如强振荡诱导的壁面展向速度远大于流向速度,造成流向剪切与展向剪切之间夹角的概率密度函数峰值从0°偏移到80°~90°之间。物面压力及剪切本征正交分解分析表明,展向振荡会导致模态能量从低阶模态向高阶模态转移,降低低频运动的能量占比,增强再附后Görtler涡等壁面附近旋涡结构的强度。  相似文献   
62.
超声速膨胀角入射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直接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童福林  孙东  袁先旭  李新亮 《航空学报》2020,41(3):123328-123328
为了揭示膨胀效应对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区内复杂流动现象的影响规律,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对来流马赫数2.9、30°激波角的入射激波与10°膨胀角湍流边界层相互作用问题进行了数值研究。系统地探讨了激波入射点分别位于膨胀角上游、膨胀角角点和膨胀角下游3种工况下膨胀角干扰区内若干基本流动现象,如分离泡、物面压力脉动及激波非定常运动、湍流边界层统计特性和相干结构动力学过程等。结果表明,激波入射点流向位置改变对分离区流向和法向尺度的影响显著,尤其是当激波入射点位于角点及其下游区域。研究发现,膨胀角干扰区内物面压力脉动强度急剧减小,分离区内压力波向下游传播速度将降低而在膨胀区内将升高,膨胀效应极大地抑制了分离激波的低频振荡运动。相较于入射激波与平板湍流边界层干扰,入射激波流向位置改变对膨胀角再附区速度剖面对数区及尾迹区影响显著,将导致其内层结构参数升高而外层降低,近壁区内将呈现远离一组元湍流状态的趋势。此外,流向速度脉动场本征正交分解分析指出,主模态空间结构集中在分离激波及剪切层根部附近而高阶模态以边界层内小尺度正负交替脉动结构为主。低阶重构流场结果表明,前者对应为分离泡低频膨胀/收缩过程而后者表征为分离泡高频脉动。  相似文献   
63.
童福林  周桂宇  孙东  李新亮 《航空学报》2020,41(9):123731-123731
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对来流马赫数2.9,30°激波角的入射激波与膨胀角湍流边界层干扰问题进行了数值研究。入射激波在壁面上的名义入射点固定在膨胀角角点,膨胀角角度分别取为0°、2°、5°和10°。通过改变膨胀角角度,考察了膨胀效应对干扰区内复杂流动现象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如分离泡、物面压力脉动特性、膨胀区湍流边界层和物面剪切应力脉动场等。研究发现,膨胀角角度的增大使得分离区流向长度和法向高度急剧降低,尤其是在强膨胀效应下分离泡形态呈现整体往下游偏移的双峰结构。物面压力脉动功率谱结果表明,膨胀角为2°和5°时,分离激波的非定常运动仍表征为大尺度低频振荡,而膨胀角为10°,强膨胀效应极大地抑制了分离激波的低频振荡,加速了下游再附边界层物面压力脉动的恢复过程。膨胀区湍流边界层雷诺剪切应力各象限事件贡献和出现概率呈现逐步恢复到上游湍流边界层的趋势,Görtler-like流向涡结构展向和法向尺度变化剧烈,同时在近壁区将诱导生成大量小尺度流向涡。此外,物面剪切应力脉动场的本征正交分解分析指出,膨胀效应的影响体现在低阶模态能量的急剧降低从而使得高阶模态的总体贡献相对升高。  相似文献   
64.
相比传统固体火箭发动机,具有能量管理特性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更为复杂,为了提高其工作可靠性,针对核心部件金属隔舱的破片运动过程开展了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首先基于LS-DYNA软件,分析中引入监测函数、逻辑开关函数和加载驱动函数,模拟燃气流对破片的连续作用力,计算得到了在不同时刻破片的空间分布规律、撞击点位置及发动机内部损伤情况,保证了破片运动过程的高保真还原。其次,为了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模拟二脉冲初始工况的热流试验,发现破片撞击位置及损伤程度的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一致性较高,其中撞击位置的预示误差小于9%,试验结果充分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由此,建立了适用于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金属隔舱破片运动过程的分析模型,实现了破片撞击位置及损伤程度的高精度预示。  相似文献   
65.
钱丹 《飞碟探索》2011,(5):32-33
会合点30: 欢迎扁盘动物! 时间: 大约是7.8亿年前。 地点: 海洋中。 加入者: 仅含有一个物种的扁盘动物门。 形貌: 在很久之前我们就已经丧失了肛门,而现在我们又将失去嘴和全部的消化道,只能通过皮肤吸收养分。这时的我们看起来像大个的(3毫米)变形虫,没有前后之分,靠体表临时形成的细胞质突起进行运动。如果说我们的共同祖先与现生的扁盘动物还有任何相似之处的话,  相似文献   
66.
以经典开普勒轨道根数的形式对航天器的伴飞运动进行了细致描述,较之C-W形式的表达,该法具有易于理解和应用的特点;继而以其为理论指导,通过算例验证了其正确性及在伴飞轨道设计、维持与分析中的应用方法;指出伴飞构形对地面存在稳定性问题,需采用冻结轨道以消除。  相似文献   
67.
推移质运动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在应用高速摄影方法进行测量时,有关参数会直接影响测量结果。在封闭槽道中进行了试验研究,定量分析了样本容量、采样历时、采样区域及相邻2帧图片之间的时间间隔(采样间隔)等参数对推移质运动测量值的影响,包括运动比例、运动速度以及单宽输沙率。结果表明,参数选择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需要根据实验条件合理选取参数:在本研究的实验条件下,当样本容量不小于5000、采样历时不小于100s及采样面积不小于400倍粒径的平方时,统计平均结果才能收敛;同时,随采样间隔的增大,运动速度与单宽输沙率减小,而运动比例增大。研究结果可供图像处理法观测推移质运动参考。  相似文献   
68.
《飞碟探索》2011,(2):61-61
备注:17时12分左右,我俩驾车走在京石高速出京。突然发现西部天空存在四个长条状的银色圆角盘状飞行物。飞行物运动方向不明显,没有尾迹等现象。距离较远也无声音可闻。  相似文献   
69.
TINA 《航空港》2013,(4):32-35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腕表不仅仅只是计时,它同样具备了装饰和体现身份延伸功能。对热衷于户外运动的人来说,系列腕表对于特定的运动有着其不可取代的独有性。绅士车手手表作为低调的奢侈品,非常直观以将赛车为主题,将表的运动气质发挥的惟妙惟肖。车轮钢囤般的表底盖,象征轮胎的橡胶表带,最重要的是现代高端技术与精致机械相结合,使得手表散发出沉稳而又雅致的气息。在其"形象"的外观下,完美呈现了"绅士车手"的魅力。  相似文献   
70.
韦娜 《西南航空》2013,(3):82-87
旅行的形式多种多样,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了以运动为主题的旅行。人们去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感受那里异域风情的同时,更体会着运动带来的快乐。尼泊尔博卡拉滑翔像鸟儿一样飞翔关于博卡拉,众旅游者最为津津乐道的、摄影者们最心仪的拍摄内容,自然是鱼尾峰的日照金山。而这座尼泊尔小城,不仅仅有鱼尾峰。这是一座被雪山环绕的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