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145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本文总结了最近时期固体火箭发动机貯存期预测方法的研究情况与发展趋势,分析讨论这一研究工作的历程,认为LRSLA法是基本的方法、成功的方法。经过这一步,取得经验,然后才能向前发展。同时,模型法也是有意义的,可使这一研究工作在耗资少、时间快的条件下来完成,并为发动机的设计提供有用的参考数据,使发动机的制造更为可靠。LRSLA法和模型法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基础和发展的关系问题。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借鉴国外的经验,既要进行LRSLA法的研究,同时开展模型法的探索,建立数据和气象资料的准备,使这一研究工作尽快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12.
介绍了垂直冲击机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根据垂直冲击试验的各项技术要求建立校准系统,确立校准方法;采用计算机对整个校准过程的校准结果进行数据采集和波形分析,并针对不同试件调整其校准方法.  相似文献   
213.
为了研究电子回旋共振推力器在搭载火箭升空过程中,过载和振动环境对栅极带来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10 cm C/C复合材料栅极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C/C复合材料栅极的力学性能、频率响应和振动模态。结果表明:20g过载下,栅极的最大变形量为6.12×10-4mm;在5~800 Hz激振下,栅极频率响应的最大位移为2.3×10-6mm;过载对栅极的影响要大于振动对它的影响,但是这两个值都在安全门限内;综合分析栅极频响和模态分析的计算结果,栅极仅在其第一阶模态处于外界激振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214.
线性/自适应变结构复合控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了切换线斜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对误差自适应滑模区的存在条件和可达条件进行了探讨,根据这些条件,提出了一种能实现误差自适应变结构的切换函数。为了消颤,对这种变结构引入了死区,在死区内实现PID控制。把两种方法复合,就形成了一种线性/自适应变结构复合控制技术。最后,飞航导弹过载控制的举例说明了这种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215.
讨论了燃气信号横向力控制技术,说明了这种控制技术对于大力提高空射导弹机动过载的先进性和重要性以及该技术在两种空射型战术导弹上的应用情况;这两种导弹,一个是ERYX近程反坦克导弹,另一个是阿斯特15/30型面空导弹。教重围绕后一种导弹,即法、意联合研制、面向21世纪的中低空、中近程、大机动过载、反导型面空导弹,探讨了燃气横向喷气引起的一系列空气动力学技术问题和解决办法,并依照本地文耦和下游交耦标准对它们进行了分类。最后,以相当篇幅对开发与燃气横向喷气力控制相匹配的阿斯特导弹的气功外形所要求的试验性和理论性空气动力学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16.
针对依靠空气动力机动飞行的飞行器飞行轨迹受平稳风场影响大的特性,提出了一种以过载控制辅助实现风速辨识的方法.对地面风场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简化的风场模型,利用铅垂方向风场分量近似为0的特性推导了风场辨识算法,然后阐述了风速辨识流程,给出过载控制实现方案、风场估算公式,最后通过数学仿真验证了该方案在线辨识风速的有效性,为实现制导控制系统实时弹道风修正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17.
高过载条件下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失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化学反应/两相流耦合,建立了铝粒子燃烧模型,通过化学反应速率模型的模化湍流燃烧,对含铝推进剂固体火箭发动机在高过载条件下的内流场进行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过载条件下燃烧室局部异常铝滴积聚及剧烈的化学放热反应是导致绝热层异常烧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18.
詹光  孙颖 《飞机设计》2008,28(1):16-19,32
采用有人战斗机去除人生理条件限制方法,探讨了无人作战飞机机动过载的增长潜力(机动能力)。结果表明,对比有人战斗机,无人作战飞机还具有很大的过载能力提升潜力。通过对影响有人战斗机的机动过载提高主要因素的分析,指出设计高机动无人作战飞机的技术途径及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19.
动载作用下管内汽水两相流传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搭建了旋转平台,采用电加热的方法对过载状态下径向水平管内汽水两相流流动及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测试段为内径20 mm、长400 mm的有机玻璃圆管.通过调节转台转速来实现不同过载量,进而研究过载状态下汽水两相流传热机理.结果表明:随着过载的增大,管内两相流压力增大,流阻急剧增大,流量减小,空隙率减小,换热量减小,管外传热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220.
冲击载荷下CMDB推进剂断裂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载冲击载荷下,固体推进剂出现断裂行为是影响箭弹发动机装药结构完整性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霍普金森实验技术(SHPB),对CMDB推进剂进行了冲击断裂实验。运用实验-仿真的方法,将实验数据直接输入仿真模型中,验证了实验条件下试件满足动态平衡前提假设,获得了推进剂的I型动态起裂韧性;利用扫描电镜设备(SEM),对推进剂断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和讨论。结果表明,CMDB推进剂动态起裂韧性在60 000~100 000 MPa·m1/2/s加载率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线性率敏感特性,并在加载率达到100 000 MPa·m1/2/s后出现极值3.96 MPa·m1/2;CMDB推进剂在高过载条件下表现出明显的脆性起裂特性以及动态起裂韧性存在率敏感性,直接与应力波对基体和AP颗粒损伤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