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0篇
  免费   442篇
  国内免费   213篇
航空   1848篇
航天技术   95篇
综合类   238篇
航天   7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压气机不同状态下转子出口三维紊流流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宏伟  蒋浩康 《航空动力学报》1997,12(3):268-272,331
用单斜热丝、圆柱单孔高频压力探针等手段,详细测量了单级压气机转子出口的三维紊流流场,揭示压气机在不同流量状态下转子出口的流动结构和紊流特性。   相似文献   
102.
并行处理双转子发动机实时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在多处理机系统上实现双转子涡喷发动机的实时仿真。主控机为 PC2 86微机 ;并行处理机由 4个阵元机组成 ,阵元机选用微信号处理器 TMS32 0 2 0 ;A/D、D/A作为半实物仿真试验的用户接口。对发动机气动热力学模型算法进行“分割”,将 Jacobi阵各列的元素分配在 4个阵元机上并行计算。实时仿真支持软件管理各阵元机上程序模块的同步执行及数据通讯。本实时仿真器已用于发动机数字控制系统的半实物仿真试验  相似文献   
103.
前端襟翼对带涡襟翼的细长翼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带涡襟翼的细长翼的升阻特性,在其上附加了前端襟翼和后缘襟翼。通过前端涡(前端襟翼上产生)和前缘涡(涡襟翼上产生)相互作用对气动特性影响的研究,得到能够改善升阻特性的方法。结果表明,涡的相互作用对涡的产生和发展有很大影响,因而影响细长翼气动特性。附加前端襟翼和后缘襟翼是必要的。由此得到既能增升又能减阻的前端襟翼偏转角。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利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和分叉的基本概念,证明了在轴向逆压梯度时集中涡截面流态是一个附着螺旋点,且存在至少一个极限环。破裂截面上的流态对应于一个退化结点。由此推出破裂时有V_θ/r|_(r=o)=0。通过分析认为,涡破裂是由于涡轴上轴向逆压梯度的扰动自动放大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5.
试验研究了直射式喷咀垂直跨流喷射时, 进口气流速度、喷咀压降与稳定器径向位置等参数对沙丘驻涡(BD)稳定器截面燃油浓度分布的影响, 并与沿z向喷射情况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垂直跨流喷油与BD稳定器的匹配比沿z向(即水平方向)喷油好。为使良好气动特性与燃烧稳定性的BD稳定器获得推广与应用, 必须考虑喷油方式、气流速度、喷咀压降与稳定器径向位置等参数对燃油浓度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力图将熟知的湍流大涡运动现象与湍流模型理论联系起来以减少模型理论中的经验关系。 在剪切流中以球的流体动力系数,分析确定了涡球的运动,并以此确定剪切流中的湍流剪应力。由此得到了一个二方程模型,方程中仅包含球的流体动力系数。 平板湍流边界层的实例计算表明,计算的速度剖面在整个边界层中都能很好地与实验符合。  相似文献   
107.
本文提出了一个消除非对称力的头部外形方案。通过风洞实验,论证了方案是有效和稳定的。实验发现由对称涡向非对称涡的转变有一个不稳定区,建议用动态测力,得到与激光蒸汽屏流场相一致的结果,并研究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8.
近地低速飞行时旋翼尾涡系的畸变及其诱导速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一简化自由涡模型模拟旋翼尾涡系,用一简单涡模拟地面涡,对近地低速飞行时旋翼尾涡系的畸变及其引起的诱导速度变化作了研究。在地面涡和地面的影响下,桨盘附近的尾涡几何位置发生很大变化,导致桨盘处的诱导速度发生很大变化。尾涡畸变在桨盘处引起的诱导速度变化远远大于地面涡和地面在桨盘处直接产生的诱导速度。考虑尾涡畸变后计算出的诱导速度在桨盘处的分布和实验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叙述了几种涡轮发动机涡轮盘用高温合金的失效事例、冶金缺陷、应用性能及寿命预测。广泛的研究表明,屈服强度低、粗晶粒尺寸、冶金缺陷的存在是造成涡轮盘用高温合金早期失效的主要原因。通过本文,我们能够用模拟试验结果计算涡轮盘的寿命。  相似文献   
110.
应用蒸汽屏方法研究超声速X形鸭翼-弹身组合体涡迹发展。观察了起源于鸭翼后缘的四个翼涡在横截面上形成的“蛙跃”和上反角二翼涡与弹身一对对称脱体涡形成的“混合式蛙跃”现象。在临近蛙跃距离时,有不稳定特性发生。文中还给出了细长体理论计算的涡迹路径跟实验数据比较,结果表明:如果各个旋涡的初始位置和相对强度适合,这种数学模型可计算导弹上的各个旋涡路径,二者存在的差别,可能是由于计算未能模拟涡面和涡量耗散的缘故。为了有助于理解导弹的气动特性,用少量的离散涡计算涡迹路径,作为工程估算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