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2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239篇
航空   912篇
航天技术   1649篇
综合类   123篇
航天   246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441篇
  2011年   445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09,18(5):131-133
我国为印尼发射的通信卫星变轨成功 北京时间2009年8月31日17时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印度尼西亚帕拉帕-D通信卫星,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三级二次点火后出现异常情况,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9月9日,卫星定点成功,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932.
发射短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顺利升空 2009年4月15日0时16分,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载新型长征一3C运载火箭,准确进入轨道。之后,卫星太阳翼和天线相继展开,卫星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由此拉开了北斗导航星座部署的序幕。该星首次采用东方红三号改进型平台,经过大量技术创新研制成功,卫星设计寿命为8年。它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首颗卫星,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见本刊封2)。  相似文献   
933.
《航天器工程》2009,(6):96-96
2009年10月1日,欧洲阿里安-5火箭携带两颗通信卫星ComSatBw—1和Amazonas-2(N马逊-2),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目标轨道为近地点250km,远地点35786km,轨道倾角3°。发射后,卫星陆续进入转移轨道。最终两颗卫星进入地球静止轨道。  相似文献   
934.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09,18(4):119-121
我国首颗民用立体测绘卫星将于2011年发射 据中国航天新闻网2009年7月6日报道,我国首颗民用立体测绘卫星已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各分系统建设进展顺利。近日从国家测绘局主持召开的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峰会上获悉,经国务院批准,我国首颗民用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卫星将于2011年上半年发射。  相似文献   
935.
《航天器工程》2009,(4):48-48
据GPS世界2009年5月29日报道,俄罗斯将在2010年至2011年间发射两颗多用途中继卫星射线-5A(Loutch-5A)和射线-5B(Loutch-5B)。它们将携带可以提供GLONASS修正数据的有效载荷,从而使用户有机会在俄罗斯全境接收高精度的GLONASS信号。Loutch-5A卫星将在2010年12月发射,Loutch-5B则预计在2011年12月发射。  相似文献   
936.
为了评价航天服的辐射防护性能,对国际空间站轨道上进行舱外活动的一系列人体重要器官的衰减剂量进行计算。所得结果可以用来对在近地轨道穿着“海鹰-M”航天服工作的航天员进行较准确的辐射风险评估。“海鹰-M”航天服辐射穿透数据研究的计算方法可以用于确定即将进行舱外活动航天员的重要器官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937.
文章介绍了在航天器热平衡试验中到达航天器表面或被其吸收的红外辐射热流密度的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938.
为了解炭化材料内部的炭化过程,用四种配方的复合材料,采用石英灯组辐射加热的方法,在材料不同厚度位置敷设测温热电偶,根据测量的材料不同厚度位置的背面温度以及已确定的炭化速率求解公式算出材料的炭化速率,给出四种不同材料的炭化速率沿厚度方向的变化曲线,初步反映材料内部的炭化过程.  相似文献   
939.
雾化激波管研制和煤油点火延时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测量雾化煤油点火延时和得到火焰自发辐射光强分布,研制了雾化激波管和燃料雾化、进气系统.采用"管外预混"思想形成煤油气溶胶,通过连续进气和抽吸方法使气溶胶均匀分布,未出现明显的液滴沉降和壁面吸附.当点火温度为1000K,缝合接触面运行的实验时间大于10ms.由压电传感器PCB和光电倍增管PMT测量指定点压力、OH基光强时间曲线.利用Mie散射测量煤油气溶胶散射光分布,采用ICCD拍摄自点火发射光强.结果表明:该雾化系统可形成粒径为2~5μm煤油气溶胶.当压力为0.1MPa、温度为1300K~1700K,测得化学计量比φ=1.0煤油气溶胶点火延时τig为0.07~6ms,ln(τig)和10000/Tig近似呈线性关系.与气态煤油相比,该文高温点火延时和已有文献数据接近,但低温点火延时偏大,表明了低温下煤油点火的两相效应.  相似文献   
940.
基于有源诱偏系统对抗反辐射导弹(ARM,Anti-Radiation Missile)的理论,导出诱偏误差公式,以3种典型布局方案(三点源布局1、三点源布局2及四点源布局)为例,对误差公式进行简化处理,通过数值计算得到诱偏误差曲线,分析不同布局方案下辐射源功率比对诱偏误差的影响;同时分析ARM的实际攻击过程,引入ARM机动修正,通过仿真分析得到ARM落点图和雷达保护概率曲线,对比不同布局方案下的诱偏效果,结果表明四点源布局为最优方案,对研究多点源诱偏系统对抗ARM的作战效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