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7篇 |
免费 | 290篇 |
国内免费 | 5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612篇 |
航天技术 | 68篇 |
综合类 | 73篇 |
航天 | 8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43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8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为检验传统的单向耦合模型是否适用于轴承腔油气两相流流场计算,建立了双向耦合模型.对比分析不同转速喷油后,两种模型腔内空气速度和湍动能的分布.并将双向耦合模型计算的数据与文献中实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喷油后空气速度分布总体变化规律与单相空气流动相似,但各点处空气速度均明显下降,平均空气速度在转速为8000r/min时变化最快;油滴的运动与蒸发对空气速度和湍动能影响较大,尤其是腔室主流区域空气速度由于油滴的耦合作用将会下降10%~15%,所以油滴对空气场的作用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72.
针对航空发动机磁轴承转子系统在高速运行时的振动问题,通过分析转子自身不平衡引起的同频振动、电机干扰产生的倍频振动、结构模态振动等多种振动,设计了一种基于LMS算法的自适应滤波器。滤波器加入控制系统的反馈环节,对同频、倍频振动进行滤波处理,并且能在模态频率处切换至自适应同频信号放大器抑制模态振动。通过采用波特图、定频点分析、数值仿真等方法,证明了滤波器能有效地完成对磁轴承转子系统的自适应频率跟踪振动抑制和模态振动抑制;根据FPGA的硬件架构特点,采用一种3级量化策略的符号类LMS算法,构建了基于FPGA的实时自适应滤波器模块,并进行了自适应振动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基于FPGA的自适应滤波器对特定频率成分的抑制效果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73.
为了研究极端工况条件下静压推力轴承承载性能损失及动压补偿,提出一种新型油垫可倾式静压推力轴承结构,利用动压补偿静压承载力的不足,实现高速重载工况条件下静压推力轴承高精度稳定运行。依据润滑理论和摩擦学原理,采用动静压混合润滑方法,分析缝隙节流双矩形腔静压推力轴承由于剪切和挤压耦合作用承载性能损失值及影响权重。通过优化可倾式油垫底部结构参数及连接方式,控制油垫变形并产生相当量动压,以适应旋转工作台的变形,补偿静压承载力不足,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可倾式油垫底部支承长度为油垫长度,宽度为35mm,高度为1.5mm,与底座采用双销0.25mm间隙连接时动压效应较为明显,并且动压增量能够很好地补偿静压损失量,实验值与模拟值误差为5.2%,达到了增加极端工况静压推力轴承运行精度和稳定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4.
旋转冲压发动机高速动静混合气体轴承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满足旋转冲压发动机对高速支撑的要求,本文对动静压混合高速气体轴承进行理论分析与数值研究。首先通过旋转冲压发动机的工作条件确定了气体轴承的供气压力,对描述轴承内气体流动的雷诺方程采用牛顿迭代与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获得不同偏心、不同转速下轴承内气体压力分布并分析动静压耦合机理。同时分析了不同供气孔排数对压力分布与承载能力的影响,给出了不同转速、不同供气孔排数下轴承所能支撑的最大转子重量,为下一步旋转冲压发动机转子系统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5.
作为飞轮重要的旋转支撑部件,轴承组件的性能对飞轮寿命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如何在早期对轴承组件进行筛选显得尤为重要。轴承组件在故障初期,其故障特征比较微弱,故障信号很容易淹没在背景噪声信号中,给轴承组件的早期故障判断和定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以飞轮常用轴承组件为研究对象,基于快速包络谱峭度的振动测试方法,先通过对采集的轴承组件振动信号进行小波降噪,提高特征信号的信噪比,然后对振动信号进行全频段的峭度分析,可以对轴承组件进行早期的故障诊断并进行故障定位,得到轴承组件故障频率,为后续轴承组件故障诊断研究提供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176.
针对轴承信号微弱故障特征易被强背景噪声淹没的问题,提出采用最小熵反褶积,通过逆滤波器最优化设计,对目标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其峭度值提高了约3.8倍,增强了信号的微弱故障特征;针对非平稳非线性信号频率成分复杂难以解调的问题,提出采用局部均值分解(LMD)和峭度-相关系数筛选准则,其可对非平稳非线性信号进行自适应分解和最优重构,提高了信号的信噪比;针对信号耦合调制及边频突出的问题,通过引入广义Shannon熵进行包络谱带内降噪处理,信号一阶故障特征调制频率与故障特征频率的幅度比降低了24%~43%。通过实验室信号及某型直升机自动倾斜器轴承故障诊断地面试验的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7.
可倾瓦推力轴承的最佳支承位置决定了该轴承具有最佳的性能。为了准确确定平面扇形可倾瓦推力轴承的最佳支点位置,本文分析了离心力效应,提出了何时考虑离心力效应的判据和出现空穴现象的判据,较系统地给出了处于最佳支点位置的平面扇形可倾瓦推力轴承的性能计算线图。 相似文献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