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3篇
航空   137篇
航天技术   45篇
航天   1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在1998年年底,美国处于战备状态的战略核武器的总数约为7200件,与1997年的数字持平。如果维持目前的核政策不变,今后几年美国各类核弹头的实际库存量约为10000件。这是美苏第一阶段战略武器削减条约所要求的水平。如果第二阶段战略武器削减条约付诸实...  相似文献   
162.
1940年9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况大逆转的当天,战斗机飞行员上士雷蒙·霍姆斯,在伦敦上空的一场空战中,目睹一架德国轰炸机朝乔治六世白金汉宫的家飞去。炮尽弹绝的霍姆斯在迫在眉睫之际,决定驾机冲撞敌机,结果双方均坠机。德军飞行员重伤不治身亡。至于霍姆斯,他在所驾驶的“飓风”(Hurricane)战斗机坠毁之前,及时跳伞逃离。  相似文献   
163.
当战略轰炸机的出现后。对地攻击就成了各国空军的一项重要任务。空袭后方城市、工业区、交通枢纽成为敌对双方经常性的战斗行动。为了减少在这种空袭中的损失,人们自然地便想到了要躲避炸弹。英国是这方面的先行者。在德国空军的不断轰炸下,为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英国在伦敦建立了独立的防空指挥机构和专门的防空部队.并在市区实行灯火管制、构筑防空洞、疏散居民、建立空袭警报系统等。  相似文献   
164.
HU Ying 《飞机工程》2006,(B09):18-20,69
随着世界航空领域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新型战略轰炸机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现役战略轰炸机发挥价格优势,并不断改进提高,与新型飞机互为补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战略轰炸机整体的作战效能。借鉴国外现役战略轰炸机的改进改型,结合我国自身的国力、科技发展水平,提出换装功率更大、更节油的涡扇发动机;换装集成化更高,功能更先进,可靠性更高的机载设备;加装新研的机载设备提高攻击能力和自卫能力。  相似文献   
165.
雨相 《航天电子对抗》2005,21(6):51-51,54
俄罗斯于2004年底向印度交付了最后10架Su-30MKI战斗机,完成了提供50架现代化的战斗轰炸机的合同。根据该合同,俄罗斯在1997年交付了最初的8架Su-30K战斗机,又在1999年交付了10架。接下来的32架均为Su-30MKI型战斗机,分三批次交付,并逐渐升级以得到全部的标准能力。因而在以后几年中,印度的Su-30MKI还将拥有新的能力。对作为基础的Su-30K的机械化改进包括用以提升机动性的前部稳定器和推进定向发动机喷管,以及为附加装置作的结构上的调整。这使得战斗机的总质量从30450kg增加到了34500kg。首架装载了改进的电子设备(其中最重要的是N0…  相似文献   
166.
国外现役战略轰炸机都具备远程、隐身、高速、大载弹量、低空突防、电子对抗、超视距精确攻击、高度信息融合等战技特点,充分体现本国战略需求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为了实现这些设计目标,战略轰炸机研制必须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7.
168.
图-22M系列超声速轰炸机是俄罗斯目前唯一在役的中程轰炸机。它在俄罗斯军用飞机发展史上占有特别的地位,其不仅是苏联/俄罗斯装备的第一种超声速变后掠翼轰炸机,而且还是冷战时期最具有争议的武器之一,它的存在对西方犹如芒刺在背,因而倍受关注。多年来,该机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西方早期对它有各种猜测,最初认为其是一种可带核弹头和远程飞航导弹的远程战略轰炸机,  相似文献   
169.
信息     
  相似文献   
170.
EQSP计划中,诺&;#183;格公司将速度范围控制在马赫2,这个速度对材料和机载系统的要求还属常规,同时强调了高性能和灵活性的结合,B-2今天能顺利地转向常规攻击领域,原因之一就是它巨大的内部载弹量提供的灵活性。诺-格公司最近的QSP方案颇有新意,大后掠、大展弦比机翼通过支杆与后机身连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