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87篇
航空   790篇
航天技术   119篇
综合类   128篇
航天   3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大型口框零件的加工有一定的难度,经过工艺方案的选择,利用现有设备,扩大了机床的加工范围。通过对口框零件的工艺攻关,解决了加工中口框压弯成型、零件热校形、口框打孔等加工难点。  相似文献   
772.
对于厚度为2mm的1Cr18Ni9Ti大型弧面不锈钢板材,通过采取预留其支撑件(半圆框)的机加收缩量、钢板整体压形、改变焊接方法、调整装配方法等工艺技术和措施,控制其精确成型并得到了良好的表面质量,从而满足了图样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73.
为了满足某太赫兹天线高精度、高稳定的需求,采用线膨胀系数极低的全碳纤维格栅结构制备半径为1.2m的反射面。文章首先运用有限元法计算了全碳纤维格栅结构反射面的热变形情况,以验证格栅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其次,选择殷钢作为模具材料、M55J/氰酸脂复合材料作为反射面材料,采用热压罐成型工艺,在中温条件下分别固化内、外蒙皮与格栅板;再次,采用数控铣削加工形状各异的格栅筋板,并在筋板上开槽以实现格栅结构的拼装;最后,在常温条件下,利用重物加压的方式实现低应力胶接,并采用高精度摄影测量技术检测反射面的初始面型精度及热变形后精度。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法模拟反射面降温70℃条件下的热变形为1.2μm;采用摄影测量检测30℃初始面型精度(RMS)为5.5μm,-40℃环境下面型精度(RMS)为7.8μm。文中所述工艺方法对制备高精度、高稳定复合材料天线反射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4.
针对液氧煤油发动机管路中广泛应用的软金属密封结构,采用单边接触模型和材料弹塑性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有限元软件Nastran隐式非线性模块对其进行数值仿真。得到并分析了结构应力、位移及接触应力等相关参数。结果表明,软金属密封结构在45 MPa内压下,结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密封面接触应力大于300 MPa,密封安全系数大于1.67。  相似文献   
775.
对新型双相不锈钢2205与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进行钎焊性试验。通过设计波纹板结构模盒,模盒爆破强度试验,开展钎焊接头微观组织结构分析,钎焊接头元素扩散行为及其影响分析,钎焊接头元素扩散能力计算分析,结果认为2205与1Cr18Ni9Ti钎焊可形成结合强度优良的钎焊接头。  相似文献   
776.
本文根据1986年1月-1992年12月期间,130个1-8?的X级别的X射线事件与相应背景发射水平所作的分析,发现90%以上的X级X射线事件,都发生在X射线背景发射≥C1(10-6W/m2)水平上,这一统计规律,可从耀斑加速的非热电子对色球等离于体的加热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777.
三维编织碳/环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树脂体系的选择和优化、RTM工艺以及材料内部微观结构分析等方面对三维编织碳/环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材料的成型技术中,以TDE-85/DDS/BF3·EMA树脂为基体,同时采用RTM工艺的成型方法是合理可行的,该材料适合用在承力情况复杂的制件上。  相似文献   
778.
橡塑复合半膜成型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薛晓军  贺平  金冰 《火箭推进》2004,30(5):50-53
氟塑料具有良好的耐介质性能,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生产成复合半膜可以达到长期贮存推进剂的目的。通过重复性的工艺试验和系统分析,确定了一套完整的橡塑复合半膜生产成型工艺,提高橡塑半膜之间的粘接强度,消除夹层中的气泡,保证橡塑复合半膜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779.
为满足型号研制的试验数据质量需求,进一步开展CFD验证与确认工作,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建立了大展弦比运输机高低速统一标模体系。为获得可靠风洞试验数据,使用设计加工的第一个运输机标模CHN-T1(1:6.4,翼展4.667m)在FL-13风洞和DNW-LLF风洞进行了试验。同一构型下,前者试验雷诺数为1.4×106~2.5×106,后者试验雷诺数为1.4×106~3.2×106。模型在FL-13风洞中通过TG1801A内式六分量天平与大迎角支撑机构相连,在DNW-LLF风洞中则通过W616天平与尾撑机构相连。两风洞均测量了模型力和力矩。风洞试验数据差异评估包括重复性、气动特性和雷诺数影响。结果对比表明:标模在不同风洞试验中的升力线斜率相差很小;设计升力点附近(Ma=0.78,CL=0.5)阻力系数相差0.0004,试验数据一致性较好;雷诺数对标模气动特性影响符合预期。  相似文献   
780.
通过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对第一届AeCW-1研讨会上要求的所有工况进行了计算,着重研究S-A湍流模型和雷诺应力模型在CHN-T1标模上的表现,评估两种湍流模型的网格收敛性,对抖振特性的模拟能力以及对雷诺数的敏感性。根据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两种湍流模型都能趋向于网格收敛,雷诺应力模型的网格收敛更快。在较大迎角的工况,两种湍流模型对机翼上激波诱导的分离流有较大的差别。CHN-T1标模的尾撑,改变了飞机平尾的压力分布,并且在飞机机尾上产生复杂的三维分离流动,对俯仰力矩系数的准确计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考虑静气弹效应,两种湍流模型计算的力矩系数比不考虑静气弹效应更大,雷诺应力模型的偏差更大。在高雷诺数工况,两种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