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3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84篇
航空   413篇
航天技术   487篇
综合类   62篇
航天   56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刘斐 《太空探索》2013,(6):12-13
高分一号卫星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托举下成功飞天,并在预定轨道稳定运行,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的天基系统建设之战正式打响。至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高分专项的接力赛中高质量、高效率地跑下了第一棒,并开始将接力棒转交到数据接收处理和应用系统的手中。对于高分专项的实施而言,造好星和用好星同等重要,只有把卫星的应用  相似文献   
82.
2009年美国东部时间3月6日22:50,美国成功发射了第一个专门探测太阳系外行星的空间望远镜—-“开普勒”(Kepler),从而揭开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新篇章。人类为什么要探测太阳系外行星?怎样探测太阳系外类地行星?“开普勒”具有哪些技术特征?下面就这些问题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83.
无人作战飞机对地攻击效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UCAV(Uninhabited Combat Aerial Vehicle)具有高隐身、高机动、不涉及飞行员以及全寿命周期费用低等特点.针对UCAV的特点,应用适应现代作战飞机效费比分析的方法和手段,仿真计算了UCAV的隐身、作战半径、机动能力以及武器装载等主要设计参数与对地攻击效能的关系,计算了UCAV主要设计参数与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关系,研究了未来UCAV同有人作战飞机及巡航导弹在面临相同的威胁环境、执行相同的对地攻击任务时的效费比情况,并对UCAV在未来作战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UCAV在执行对有防空系统保护的敌重要目标进行攻击的任务时,综合效费比高于巡航导弹和有人隐身飞机.  相似文献   
84.
以马尔可夫理论为基础,运用全概率公式建立了飞机编队对地攻击的动态模型;评估了任务成功率等作战效能指标;给出了飞机对地攻击作战效能的计算实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客观描述了对地攻击作战的实质。  相似文献   
85.
基于肥皂膜技术提出了一种生成气柱界面的简单方法。形成的界面不需要支撑网格,因此初始条件可以很好地控制。在水平激波管中结合高速纹影开展了平面激波与二维或三维气柱界面作用的实验。纹影照片显示实验结果杂波更少,演变中的界面也比文献的结果更对称。此外,还特别研究了由极小曲面特征导致的三维效应,发现三维效应使界面的演变和发展变慢了。本研究将有助于更多了解三维性对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正>由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空间工程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部联合主办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China HighResolution Earth Observation Conference)将于2014年秋季召开.本次会议聚焦天基、临近空间、航空全维度立体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发展,瞄准数据资源共享与成果推广应用的根本目标,全方位展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其今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会议分为五个研究领域,现已全面启动征文.  相似文献   
87.
深空激光通信是实现深空高速通信的主要手段之一。对国外深空激光通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深空激光通信技术发展的若干启示,给出了深空激光通信的典型应用,分析了深空激光通信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以期为我国深空激光通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8.
根据地球、月球、探月卫星的三体运动,针对月地激光链路的建立与保持,分析了地球与月球对链路的遮挡问题,对链路模式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使用3颗月球极轨(Moon Polar Orbit,MPO)卫星来进行通信时,链路中断的次数将大大减少,但是在某些时间段上,仍然受到月球的遮挡而迫使通信链路频繁中断。使用4颗MPO卫星来进行通信时,链路将不再受到月球的阻挡,而仅受到地球的遮挡。同理,增加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数目可避免地球的遮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2颗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建立链路,链路将不会受到地球的遮挡,建立深空科学研究的信息中继中心,采用激光通信技术,实现月地高速激光信息传输,为我国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9.
孙超  唐玉华  李翔宇  乔栋 《深空探测学报》2017,4(3):264-269,275
位于地月L2点周期轨道的中继星将首次为"嫦娥4号"月球背面着陆探测任务提供通信中继服务。中继星转移轨道设计是中继任务实施的关键环节。针对中继星转移轨道存在转移时间、近月点高度和halo轨道振幅等约束条件,系统研究了基于月球近旁的地月L2点转移轨道设计方法。首先基于限制性三体模型,分析了halo轨道族与着陆点可见性关系;然后将月球近旁转移轨道分为地月直接转移段和地月动平衡点附近周期轨道拟流形入轨转移段,采用带有状态约束的微分修正算法对这两段轨道进行拼接,得到了从地球附近至目标轨道族的月球近旁转移轨道;最后,针对南族halo轨道分析了halo轨道振幅和月球飞越高度对转移轨道设计的影响,以及转移轨道的入轨相位分布。仿真结果表明:月球近旁转移轨道设计方案具备工程上的可行性与优越性。该方案可以为实际工程任务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数据传输及处理能力是月基平台构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高效准确地传输海量对地观测数据至地球供后续研究是开展月基对地观测的关键环节。通过STK和MATLAB软件联合仿真,模拟月基平台对地观测数据传输链路,首次提出适用于月基平台的下行链路通信方案:通过构建中纬度地球站、最小间隔经度值为40°的2颗中继卫星组的设计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全天候、无时断的信号传输,满足下行链路接收端获取足够强度和低误码率的信息,从而保障月基平台的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