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8篇
  免费   564篇
  国内免费   406篇
航空   2629篇
航天技术   428篇
综合类   423篇
航天   93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71.
《航空计测技术》2009,29(3):47-47
一种能够对生活污水、江河湖泊水和工业污水进行自动监测、监控,被喻为高智能“警察”的新发明——顺序注射自动监测水中COD、氨氮和pH集成仪器,由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分离科学研究所梁恒教授主持研制成功,并于近日通过了由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972.
在捷联惯导制导工具误差分离过程中引入交叉验证检验制导工具误差分离精度,并基于均方误差准则建立量化检验指标.首先建立简化的制导工具误差分离模型,并将数据划分成训练集和检验集;然后利用训练集进行制导工具误差分离;最后利用检验集和量化检验指标对分离效果进行检验.数学仿真表明,提出的误差分离模型正确可靠,精度较高,交叉验证能够对分离效果进行有效检验.  相似文献   
973.
S形进气道内的流动分离和二次流造成进气道出口压力损失和气流畸变较为严重,严重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性能。为改善其流场特性,采用交流介质阻挡放电(Alternating current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AC-DBD)等离子体激励器主动控制进气道内的流场。在来流风速为10m/s,雷诺数ReD为1.35×105的工况下,探究了控制位置、布局形式对控制效果的作用规律,从流向和出口截面流场及压力分布出发,探究了主动控制的机理。结果表明,AC-DBD等离子体激励器能够提高壁面静压恢复系数,抑制流动分离并改善出口压力畸变。激励器控制位置在分离点附近最佳,且以诱导气流与来流平行的布局形式最优。在本实验范围内,出口静压系数提高了8.94%,出口稳态畸变指数降低了4.58%。其控制机理是DBD等离子体产生的诱导气流直接加速边界层运动,提高边界层抵抗逆压梯度的能力,从而抑制流动分离。同时,抑制二次流运动,降低压力畸变。  相似文献   
974.
雨丝 《太空探索》2014,(7):46-46
日本防卫省发言人5月30日证实,日本防卫省将设立一个名为“国防装备局”的机构来监督军事进口、出口、研究与开发。该发言人称国防装备局是日本防卫省2013年8月起草的改革文件中提出的中期目标之一。如果该提议最终能够实现,国防装备局将在2015年成立。  相似文献   
975.
<正>本文以东北地区航班量最大且空域严重受限的大连机场为例,从空域分布特点、航班流向、管制运行限制及新航行技术引用等角度出发,对空域受限的繁忙机场如何突破空域"瓶颈",实施进离场航线分离进行探讨。一、大连机场空管运行基本概况(一)航班量及流向分布大连机场2012年旅客吞吐量为1334万人次,起降航班100 231架次,日均起降274架次,高峰日起降411架次,高峰小时36架次。大连机场进出港航班流向不均衡,北京方向占35%、华东方向占47%、日韩方向占11%、东北方向占6%、北部方向占1%。  相似文献   
976.
977.
978.
979.
980.
为了获得相对准确的大推力发动机在轨真实羽流热效应数据,提出了一种在轨羽流热效应监测与反演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嫦娥四号着陆器。该方法突破400℃宽温区对400kW/m~2短时超高羽流热效应进行精确监测的技术,获得发动机周边温度数据,建立发动机羽流到达目标表面的反演模型。反演结果与嫦娥四号着陆器在轨实测结果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反演所得羽流热效应数据,可为后续月球着陆器热防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