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6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150篇
航空   514篇
航天技术   1197篇
综合类   42篇
航天   161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针对卫星入轨段,如何从多组初始轨道中选择一组最优轨道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卫星初始轨道选优算法。首先对确定卫星初始轨道的数据源及定轨原理进行了分析;其次针对初始轨道的特点,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初始轨道选优的评价指标体系,成功利用被评对象作为评价专家,解决了评估矩阵的生成问题;最后以一颗典型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为例,验证了其数学模型和选优算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902.
针对CAST968小卫星平台,结合HY-1卫星,分析了该卫星轨道转移任务的应用需求;对比HY-1卫星采用的单组元肼推力器,指出了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ulsed Plasma Thruster,PPT)的应用特点;根据该卫星平台的外形和结构参数,对星上轨道转移PPT的数量和工作方式进行了初步设计;基于PPT的研究现状和推进能力,对PPT的轨道转移方案进行了论证分析,计算了相关的轨道转移参数。研究表明,PPT可以适用于微小卫星小能量轨道转移任务,与传统的化学轨道转移推进系统相比,优势较明显。  相似文献   
903.
航空移动卫星系统(AMSS)空间段采用单一的GEO轨道卫星,未来将有MEO和LEO轨道卫星加入运行,仍然不排斥GEO轨道卫星的使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空间段采用MEO轨道卫星,未来将仍然以MEO为主,可能有HEO轨道卫星加入运行。21世纪的空间段将为不同轨道卫星的多星座组合,采用一星多用、星座共用,形成多功能卫星和多功能星座。和平时期卫星资源的国际民间共建共营共享将更为普遍,要有全球观点,国内各行各业要有全局观点,对监测和增强系统统一筹建共用系统,防止分散投资、重复建设  相似文献   
904.
905.
徐林耀 《航空动力学报》1992,7(2):108-112,191
通过寿命预测与试验研究,对材料性能到构件的特异性、循环蠕变的分析和平均应力的影响,提出了处理的办法。对交互作用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预测寿命的途径。   相似文献   
906.
空间站的在轨推进剂再加注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文跃 《推进技术》1988,9(2):50-56,97
建立一个永久性空间站,在轨推进剂再加注将是一个十分重要问题。本文评述了国外研制的各种方案,介绍了先进的在轨推进剂再加注技术、特性和可能实施的方案。最后指出了在轨再加注中的一些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907.
变轨发动机组辐射传热地面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电加热器和水冷真空舱近似模拟发动机内外的高温燃气和低温真空环境,以敷辐射涂层的不锈钢代替铌合金,在地面进行了飞船变轨发动机组缩比试验件的高温辐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中部温度为900℃,喷口温度为250℃的试验工况下,四机并联工作引起的最大周向温差在中亿部和喷口分别约为21℃和150℃,两机工况时周向温度不均匀性不及四机严重,喉部温差基本可忽略。  相似文献   
908.
 进行了基于平面三体模型的登月飞行器轨道控制方法的研究;研究了从近地低轨道到近月低轨道的飞行轨道;给出了在地球逃逸段、惯性漂移段和月球捕获段的运动轨迹和关键点的参数。提出使用“远地点可达”概念完成了地球逃逸段发动机推力终点的选择和使用飞行器相对月心能量完成了在月球捕获段止推发动机工作初始点的选择。  相似文献   
909.
目前炉内两相流动和煤粉燃烧数值模拟中多半用颗粒随机轨道模型和单流体无滑移模型,这些模型都难以完整地给出三维空间内颗粒速度,浓度,湍流度分布的信息。主采用双流体-轨道模型(颗粒相连续介质-轨道模型)对一个四角喷燃模型炉内三维湍流两相流动及煤粉燃烧进行了模拟。此模型基于欧拉气相方程组、欧拉颗粒连续方程组和动量方程组以及拉氏颗粒能量方程和质量变化的方程,并使用k-ε-kp两相湍流模型,EBU-Arrhenius湍流燃烧模型,离散坐标辐射传热模型,煤粉颗粒的水分蒸发,热解挥发模型和焦炭燃烧的扩散-动力模型等。热态模拟中,为了减小为信散造成的影响,采用了扭转坐标法(将坐标扭转一定的角度使之与煤粉射流方程一致)。为了检验数值模拟,采用三维相位移普勒测速仪(PDPA)对于冷态模型炉内湍流两相流场进行了测量,得到了两相速度,湍流脉动及颗粒浓度的分布。分别对冷态模炉内两相流动和热态模型炉内三维两相流动和煤粉进行了模拟,冷态两相流动的计算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预报的两相流场是合理的,热态模拟的结果给两相速度,气相温度、组分浓度及壁面热,显示出靠近出口处气相速度和温度分布不对称,造成一个局部高温区。  相似文献   
910.
中国航天     
<正>再入返回飞行器服务舱飞离地月L2点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器服务舱已完成环绕地月系统拉格朗日-2点(简称地月L2点)的拓展试验任务,于1月4日23时实施逃逸机动,飞离地月L2点,1月中旬飞回月球轨道继续为嫦娥五号任务开展在轨验证试验。这是我国航天器首次到达地月L2点,服务舱实现了环绕该点飞行三圈,开展了全新的科学探测任务,验证了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