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2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150篇
航空   512篇
航天技术   1196篇
综合类   42篇
航天   161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小卫星编队飞行的相对运动学方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韦娟  袁建平 《飞行力学》2002,20(1):29-32
以运动学方法为基础研究了编队卫星相对运动的一种更直接方法,利用不同天体力学特性,将相对位置和速度与相对轨道参数建立了联系,首先,详细推导了以运动学方法为基础的相对运动方程,据此可直接得出环绕卫星的轨道根数,其次,为有利于相对轨道分析和设计,对相对运动方程进行了简化,最后,通过例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2.
实验研究了直接时效DA4169合金550℃、650℃下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并进行了带上峰值保持时间的试验。结果表明:连续循环的da/dN值基本上与普通4169的相当,但在650℃下略优;650℃带上峰值保时15s的da/dN值比连续循环的大大加速。  相似文献   
103.
深空探测器需要定位在日-地(月)系的共线平动点L1或L2附近执行探测任务,但由于共线平动点的不稳定性,必须在运行期间进行轨控。对于条件周期轨道(如晕轨道)必须在控制过程中考虑高次项,控制条件复杂,技术上实现相对困难。而某些探测任务,探测器定位在共线平动点附近的条件拟周期轨道(对应L issajous轨道)上亦可以。这种类型的轨道可以离共线平动点较近,那么只需要在控制过程中考虑线性项即可,控制条件简单。以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作为基本模型,采用预估-校正法逼近线性化模型下的目标轨道,给出在轨运行期间的轨控策略亦是可取的,这种控制措施相对而言较简单,容易实现。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是可行的,能够提供较高的位置精度。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应用现代控制理论研究了航天飞行器三维最优再入轨道和与轨道参数密切相关的气动加热过程。文中选择飞行器迎角和倾斜角作为控制变量,以飞行器气动加热率和飞行过载沿轨道积分最小作为优化性能指标,按极大原理导出最优再入轨道有约束控制的非线性两点边值问题。采用了数值优化方法——共轭梯度法求解有升力飞行器的最优再入轨道及其热过程。文中以允许误差法讨论了权系数和罚函数的选取方法;对不同速度范围研究了不同的加热模型;按热平衡方程与优化轨道同步迭代的方法求得了算例数值结果。算例的数值结果与文献[13]的量值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5.
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冻结轨道问题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而且已有相应的卫星在轨运行。在考虑该冻结轨道形成时,主要依据地球扁率J3项与J2项的相对关系,这是由地球非球形引力场的特征所决定的,原理十分清楚,但其原理和结论不能随意地用于其他大行星(或月球)的轨道器。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低轨卫星形成冻结轨道的条件,非球形引力位中的奇次带谐项(J21 1,l≥1)将起重要作用。不仅仅是一个J3项,例如月球轨道器,J3,J5,J7和J9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与轨道倾角有一定的关系。为此,本文根据轨道理论对冻结轨道的存在性及其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给将来的深空探测提供轨道设计的有关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6.
金航 《国际太空》1991,(8):4-5,10
美国运输部授权进行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发射低地轨道通信卫星的市场需求在今后13年将迅速增长,而发射地球静止卫星的需求将保持平稳。从初步的研究数字可以看出,发射进入近地轨道的通信卫星的平均数目将从1993~1999年间的每年10.4颗增加至2000~2005年间的每年16.9颗。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增长将使火箭供应商受益,他们用中等尺  相似文献   
107.
空间扫描     
郭季 《国际太空》2007,(9):35-36
美国“轨道快车”航天器停止运行;“国际空间站”轨道成功提升7.5km;巴西7月19日成功在马拉尼昂州阿尔坎塔拉火箭发射基地发射VSB-30低轨道科学实验火箭;印度8月中旬建成第一所航天大学;太空游大幅涨价;天文学家发现土星的第60颗卫星;  相似文献   
108.
2007年4月11日11时27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轰鸣,“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拔地而起,载着中国自行研制的“海洋一号B”卫星升空而去。经过797s飞行后,星箭成功分离,最后,卫星准确进入距地球798km的太阳同步近圆轨道。这是继2002年5月成功发射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后,中国又一次将海洋卫星成功送上太空。  相似文献   
109.
精密GPS卫星钟差的改正和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分析了GPS卫生钟差的变化特性,探讨了利用GPS地面跟踪站的观测数据估算GPS卫星钟差的可行性,建立了相应的算法和软件系统,并把由地面跟踪站的实测数据估算的卫星钟差用于星载GPS定轨计算,得到优于1m的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110.
陈丹 《太空探索》2006,(3):62-64,F0003
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从此人类探索太阳的历史进入了空间望远镜时代,通过把望远镜送到太空,天文学家摆脱了地球大气的扭曲和屏蔽效应,可以在太空对太阳活动进行实时监测,从而达到可以预报“太空天气”的程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