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36篇 |
免费 | 624篇 |
国内免费 | 56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729篇 |
航天技术 | 639篇 |
综合类 | 446篇 |
航天 | 12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142篇 |
2022年 | 203篇 |
2021年 | 175篇 |
2020年 | 195篇 |
2019年 | 148篇 |
2018年 | 111篇 |
2017年 | 116篇 |
2016年 | 186篇 |
2015年 | 210篇 |
2014年 | 240篇 |
2013年 | 231篇 |
2012年 | 366篇 |
2011年 | 356篇 |
2010年 | 236篇 |
2009年 | 264篇 |
2008年 | 247篇 |
2007年 | 190篇 |
2006年 | 148篇 |
2005年 | 134篇 |
2004年 | 118篇 |
2003年 | 112篇 |
2002年 | 88篇 |
2001年 | 125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77篇 |
1997年 | 77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51篇 |
1989年 | 48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用于跨声速气动测量的探针须从亚声速到超声速范围进行标定。变质量槽式喷管通过扩张段壁面上槽缝流出部分气流的自适应特性可在不同背压下得到不同出口马赫数,从而使标定气动探针的风洞实现马赫数从0到超声速的连续变化。为了研究采用湿蒸汽为工质的变质量槽式喷管的性能及优化其结构,采用三维犖-犛方程以及可实现犽-ε湍流模型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收缩段型线、扩张段长度及壁槽尺寸等对喷管流场特性有重要影响,喷管进出口压比在一定范围内,槽式喷管有最优的收缩段型线、扩张段长度和开槽尺寸。根据数值仿真结果研制了马赫数从0到1.6连续可变的跨声速湿蒸汽风洞,对此风洞性能进行验证,表明该风洞在马赫数从零到超声速范围内可获得均匀、稳定的出口气流,满足跨声速湿蒸汽气动探针的标定要求。 相似文献
882.
883.
大气层内高超声速机动飞行器液体推进剂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大气层内高超声速机动飞行器对液体推进剂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在分析常规和高超声速机动飞行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重力场中推进剂的连续输送和位移控制等特点,并分析了美国高超声速飞行器X-34的液体推进剂管理实例。研究结果认为,推进剂箱隔舱化是一种可行的管理模式,但仅适于一次启动的机动飞行。对多次启动的循环机动飞行中的推进剂管理,仍需继续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84.
以具有终端落角和落速约束的小升阻比短距滑翔高超声速再入打击飞行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弹道调整段来实现对飞行器的初步大幅度减速,并使其满足中末制导交班条件,以解决飞行器捕获目标后难以直接对其进行定向定速打击的问题。首先设计了一种变角偏差反馈系数的偏置比例制导律,解决了末端攻击段弹道下压困难以及导引头视场稳定跟踪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攻角和弹道倾角估计的末端减速指令生成方法,有效解决了基于理想速度曲线减速控制方法精度不足的问题。因此,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方案能够有效控制飞行器终端落角和落速,并具有较高的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885.
机动飞行器中等攻角高超声速无粘绕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采用NND差分格式,利用推进-迭代方法,数值模拟了机动飞行器的中等攻角高超声速无粘绕流流场,发展了一种适用于处理中等攻下背风面流场的技术,大量计算表明,结果准确、可靠。气动力力系数和壁面压力分布与实验数据一致,流场波系结构模拟正确。 相似文献
886.
着重综述飞机在大攻角飞行中遇到的非定常气动力问题,同时强调进一步发展非定常空气动力学对先进飞行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7.
用Ma∞=7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一种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二维进气道/内流道的流场特征与起动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来流总压0.5~1.9 MPa、单位雷诺数2.48×106~7>.95×106范围内,进气道起动的前提下,进气道/内流道沿程压力分布受来流总压、雷诺数的影响变化很小;在进气道外压缩段流动未受干扰前进气道隔离段最大可承受反压约为250倍自由来流压力;未加侧板时该进气道具有自起动能力,加侧板后隔离段出口压力有所增加;在设计点工况,该进气道增压比42.9,总压恢复0.27,出口马赫数2.76. 相似文献
888.
根据气动布局的基本原理,结合低RCS要求,设计了一种鸭式布局、带边条的翼身融合无人飞行器外形,实验结果表明,该外形不仅具有低RCS特征,而且具有良好的气动特性,升阻比达到8左右。 相似文献
889.
890.
为研究高空低气压下飞行器表面电晕放电电磁脉冲辐射特性,以尖端导体电晕放电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低气压下电晕放电电磁脉冲辐射特性模拟实验,给出了辐射电场幅值与气压的关系表达式,并基于气体放电和电磁场理论总结了电晕放电电磁脉冲辐射特性随电压极性、气压以及测试距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电晕放电电磁脉冲辐射电场时域波形呈衰减振荡形式,持续时间约为600 ns,首脉冲方向随电压极性的不同而不同,且辐射电场分量主要集中在与放电针相同的极化方向;辐射电场频谱主要分布在500 MHz以内,在35 MHz和170 MHz处出现稳定的波峰;在气压为4~30 kPa范围内,随着气压的降低,放电电磁脉冲辐射电场增强;随着测试距离的增加,电晕放电电磁脉冲辐射电场逐渐衰减。该研究结论可为低气压下飞行器电晕放电电磁脉冲辐射特性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