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36篇 |
免费 | 624篇 |
国内免费 | 56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729篇 |
航天技术 | 639篇 |
综合类 | 446篇 |
航天 | 12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142篇 |
2022年 | 203篇 |
2021年 | 175篇 |
2020年 | 195篇 |
2019年 | 148篇 |
2018年 | 111篇 |
2017年 | 116篇 |
2016年 | 186篇 |
2015年 | 210篇 |
2014年 | 240篇 |
2013年 | 231篇 |
2012年 | 366篇 |
2011年 | 356篇 |
2010年 | 236篇 |
2009年 | 264篇 |
2008年 | 247篇 |
2007年 | 190篇 |
2006年 | 148篇 |
2005年 | 134篇 |
2004年 | 118篇 |
2003年 | 112篇 |
2002年 | 88篇 |
2001年 | 125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77篇 |
1997年 | 77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51篇 |
1989年 | 48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法国从事冲压发动机研究大约有三十年的历史.前十年主要研究将冲压发动机用作导弹的推进系统,1965年到1972年期间,从理论和试验上对M6以上的高超音速冲压发动机进行了研究,从1972年起,又回到中等超音速的研究.可以预测,冲压发动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发动机.在大气层内,用涡轮喷气发动和火箭发动机很难完成超音速中程和远程任务,而用冲压发动机可以完成. 相似文献
482.
快速、准确、鲁棒的轨迹生成方法可以增加任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极大地降低成本。针对亚轨道飞行器返回段特点,引入"伪控制量"、"末端进场走廊"等概念,分别采用高斯伪谱法和向前拉道伪谱法进行了返回轨迹快速优化研究,比较了两种伪谱法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向前拉道伪谱法不适合处理含控制量约束的问题,而高斯伪谱法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能够快速准确地生成亚轨道飞行器返回轨迹,同时验证了结果的可行性与最优性。 相似文献
483.
484.
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红外热图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2003,17(4):51-55
为了对红外测热与热电偶测热进行比较研究,在马赫数M∞=12,驻点温度T0=650K,驻点压力P0=1630kPa的高超声速稀薄气流中,对一平板斜坡薄壁模型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二者所获得的模型表面热流率符合得较好。与此同时,对模型表面发射率的测量、模型物面坐标与热图象素坐标的对应关系也进行了初步探讨,重点提出了在大极角情况下对发射率进行修正的方法,即根据模型表面不同位置的法线,调整红外热像仅镜头轴线,使被测量区域的极角尽可能小,以保证发射率在此范围内为常数。 相似文献
485.
高超声速全机外形气动加热与结构传热快速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了一种无黏流场解与工程计算方法相结合的高超声速全机外形气动加热与结构传热快速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结合了三维块结构网格无黏流场数值计算技术可处理复杂外形流动的优点与工程计算方法效率高的特点,将气动热的计算简化为绕飞行器的无黏外流(边界层以外)数值解和边界层内热流求解两个部分,同时耦合了防热结构传热计算模型、高温化学非平衡热效应估算方法以及弹道状态动态插值方法,可用于快速计算与分析三维复杂外形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弹道飞行状态下全机热环境参数、防热结构内温度场等随飞行时间的变化特性。以RAM-CⅡ、类Ⅹ-37B等典型高超声速飞行器为研究对象,在设定的飞行条件及热防护方案下,进行了气动加热与结构传热问题的求解,给出了全机表面热流密度与防热结构材料温度的时变特性。结果对比表明,所发展的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且计算精度可满足工程设计初期选型需求,可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热防护系统初期设计及热环境特性快速计算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86.
捕获悬停飞行器是中国空间站机械臂的关键任务之一,由空间站机械臂实现悬停飞行器的捕获、拖动和锁紧,形成刚性连接并辅助对接。在分析和比较国内外空间悬停飞行器捕获试验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大型空间机械臂捕获悬停飞行器的地面试验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空间机械臂、气浮零重力模拟系统、机械臂位姿测量系统、悬停飞行器模拟移动装置、模拟移动装置测量系统组成。仿真分析和地面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系统可实现对低速到高速的动态模拟目标的跟踪捕获,满足空间机械臂捕获悬停飞行器试验任务需求,完成了机械臂捕获悬停飞行器技术在近似真实使用环境中的验证。 相似文献
487.
为确保高超声速进气道的安全工作,其压缩面边界层在进入其内流道前必须完成转捩。针对高超声速进气道边界层转捩需要,依据二维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机理,尝试了一种新型低阻高效的边界层人工转捩方法,在FD-07风洞中开展了试验验证。试验中首先通过进气道对称面压力分布和激波纹影获得进气道的自起动情况,进而推断进气道入口前的边界层转捩情况。试验包括进气道前体边界层自然转捩和人工转捩,试验结果表明在Ma=5、6,迎角α=0°来流条件下,使用同一波长的人工转捩带可以成功实现进气道边界层转捩,验证了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设计的人工转捩带在宽马赫数范围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88.
489.
吸气式高超声速机体/推进一体化飞行器数值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是实现可持续高超声速飞行(尤其是在大气层以内)的重要途径.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为了获得良好的气动-推进性能,必须采用机体/推进一体化设计.笔者发展了针对一体化飞行器的气动力和推进力的划分体系和计算方法,发展了内外流数值计算软件.研究了机体/推进一体化设计的平头形高超声速飞行器在进气道关闭条件下的气动性能,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数值研究了进气道打开和发动机工作条件下一体化飞行器的气动-推进性能;研究了机体和推进系统的不同部件对飞行器气动-推进性能的贡献. 相似文献
490.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整体外形与推进系统性能高度耦合,在风洞测力试验中,支撑机构不可避免会对其气动特性产生影响。针对该类飞行器冷态气动力试验中存在的支撑干扰问题,以基于乘波前体的机体/发动机一体化飞行器为研究对象开展试验和计算研究,对比了尾支撑、背支撑和背支撑+虚拟尾支撑3种风洞支撑机构对飞行器主要气动力参数的影响,并通过比较不同支撑方式的测量结果对气动力进行了校正。试验在来流马赫数4和6两个工况下进行。结果表明:相对于背支撑,尾支撑对飞行器气动力参数的影响较小,更适合作为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冷态测力试验的支撑机构;结合背支撑和背支撑+虚拟尾支撑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对尾支撑测量结果进行校正,提供更为精准的气动力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