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1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84篇
航空   492篇
航天技术   1356篇
综合类   53篇
航天   192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刘佳 《国际太空》2013,(3):52-60
1月1月16日凌晨,俄罗斯军方在普列谢茨克用一枚呼啸号(Rokot)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宇宙-2482~2484(Kosmos-2482~2484)3颗卫星。据悉,该火箭采用了微风-KM(BrizKM)上面级,微风-KM经过数次点火成功将这3颗军事卫星送入了预定的轨道。2013年1月27日,日本H-2A火箭在种子岛宇宙中心成功发射了雷达-4情报收集卫星(IGS-Radar4)和光学-5V情报收集卫星(IGS-  相似文献   
222.
张扬眉 《国际太空》2011,(12):18-24
俄罗斯时间2011年11月9日00:16,搭载有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1的俄罗斯“火卫一-土壤”火星探测器(Phobos Grunt),在拜科努尔发射场由俄罗斯天顶-2SB(Zenit-2SB)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升空后由于“火卫一-土壤”探测器在地球轨道运行时出现故障,未能按计划实现变轨,萤火-1无法进入地火转移轨道,有可能在2012年1月坠入地球大气层。 “火卫一-土壤”探测器是俄罗斯自1996年火星-96发射失败以后的第一个火星探测项目。该任务的主要目的是采集火卫一的土壤样品并返回地球进行研究,同时对火卫一、火星和火星环境进行科学探测。“火卫一-土壤”探测器搭载了两项火星探测项目,即中国的萤火-1探测器和美国的“微生物行星际飞行生存能力实验”(LIFE)生物舱。芬兰火星“气象网”(MetNet)先遣任务原本也计划搭裁“火卫一-土壤”探测器发射,但后来由于研制进度滞后和“火卫一-土壤”探测器发射质量限制等原因被取消。整个“火卫一-土壤”项目耗资达50亿卢布(约10.5亿人民币)。  相似文献   
223.
针对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在2011年发射窗口的轨道进行初步设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绕火星飞行的轨道特性,预报其穿越火星弓激波和磁堆积区域、CCD相机拍照时刻,其与深空站进行星-地掩星试验和与俄罗斯Phobos-Grunt火星探测器进行星-星掩星试验的时刻.结果表明,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在与俄罗斯Phobos-Grunt分离后一年的环火飞行时间里,存在大量的科学探测机会.  相似文献   
224.
5月4日,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5—531型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美国空军第二颗“先进极高频”(AEHF)军事通信卫星,即AEHF-2。  相似文献   
225.
我国第三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3星,于7月25日23点4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次发射成功后,天链一号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此举标志着我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正式建成。  相似文献   
226.
宗合 《太空探索》2012,(11):9-9
10月25日23时3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它将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形成区域服务能力。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明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及其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丙,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70次发射。  相似文献   
227.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12,(4):10-13
X-37B在轨飞行超一年3月5日,执行神秘任务的美国空军X-37B无人航天飞机悄然地在地球轨道上度过了入轨一周年纪念日。据了解,第三次X-37B飞行任务有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射。目前在轨飞行的是由波音公司鬼怪工程部为空军建造的第二架X-37B,称为"轨道试验飞行器"(OTV)2,任务由空  相似文献   
228.
2008年2月23日,日本“纽带”(KIZUNA)高速因特网卫星(见图1)由H-2A火箭发射升空,火箭将卫星送入近地点250km、远地点35976km、轨道倾角28.5。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后星箭分离;3月1日,卫星完成多波束天线的展开;3月14日卫星进入预定的地球静止轨道。经过3个半月的初始性能测试,卫星各项指标良好,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229.
为缓解发射安排上的压力,美国航宇局已将其“月球侦察轨道器”(LRO)的发射时间从原定的今年12月初推迟到2009年2月底。LRO将由宇宙神5火箭发射。作为美重返月球计划的第一步,该探测器的任务是为航天员重返月球选取可能的着陆地点。美航宇局是在与美国空军就交换发射时机达成一致后做出推迟发射决定的。美国空军将利用LRO原定的发射时段发射其X-37B试验性可重复使用无人驾驶航天飞机。此次推迟意味着航宇局将错过布什政府提出的2008年前用无人探测器探测月球的目标。推迟可能使该局多花费最多700万美元的费用。  相似文献   
230.
研究了优化反导拦截弹的越肩发射制导律,实现了对尾追目标的拦截,采用伪谱法和滑膜变结构理论设计了全弹道复合制导规律。利用Radau伪谱法求解以转弯时间最优为指标泛函的最佳转弯规律,通过曲线拟合给出了初制导转弯段的过载指令。选择零控脱靶量作为滑动模态对末制导律进行设计;利用这两种制导律的加速度指令构造了交接班导引律实现弹道的平滑。最后,对载机越肩发射反导拦截弹拦截来袭导弹的反导场景进行了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复合制导律能够完成反导拦截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