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篇
  免费   584篇
  国内免费   68篇
航空   1199篇
航天技术   72篇
综合类   81篇
航天   35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张青藩 《推进技术》1989,10(6):29-32,71
本文分析喷气动力装置的红外辐射源,并讨论抑制红外辐射的技术途径.喷气动力装置的红外辐射来源于燃烧引起的高温,并可区分为两大类:固体表面的辐射和热喷流的辐射.一般而言,抑制红外辐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用冷却或绝热的方法降低辐射表面的温度,或通过蔽挡阻止红外辐射的传播;(2)加速喷气流与周围空气的混合,使喷流温度快速降低;(3)降低燃烧产物中辐射成分的浓度.  相似文献   
122.
本文阐述了铝合金超塑成形与常规冲压成形构件的剖面尺寸、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对某型机的一个帽型材构件,用两种不同工艺成形并进行静力拉伸与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3.
凹腔火焰稳定器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猛  王振国 《航空学报》2006,27(4):556-560
在超燃冲压发动机直连式实验中,模拟马赫数1.92、静温509K、静压86.6kPa来流,采用等截面燃烧室构型,利用推力测量系统对不同结构尺寸的开式凹腔火焰稳定器的冷流阻力和热试阻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深度分别为10,15,20mm,长深比4~10,后壁倾斜角18°~60°的凹腔火焰稳定器的冷流阻力比较,实验表明凹腔火焰稳定器的冷流阻力与凹腔深度成正比;也与凹腔长深比成正比;并随后壁倾斜角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在30°~60°范围内应存在一个角度使得冷流阻力最小。实验还以氢气为燃料,利用火花塞点火器进行点火,在燃烧模态下对不同喷注位置、不同当量比时的凹腔火焰稳定器阻力特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凹腔火焰稳定器的热试阻力比冷流阻力小,且受燃料喷注方式的影响较大;在实际超燃冲压发动机工况下,凹腔火焰稳定器的阻力随着当量比的增加而减小,并最终会表现为正推力。  相似文献   
124.
在EJ200发动机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后,欧洲喷气发动机联合体已经开始进行其改进改型工作。目前,欧洲喷气发动机联合体正在通过一系列措施,如:采用3D气动设计特性(如机匣处理等)提高部件性能;采用新材料、新涂层和更先进的冷却结构提高高压/低压涡轮的耐温能力;采用包括预诊和诊断功能的更先进的控制系统提高发动机的性能等,改型研制EJ200推力增大型发动机,预计于2010年后投入使用。另外,欧洲喷气发动机联合体还计划由其改型研制应用于无人战斗机的发动机和应用于液体燃料返回式助推器(LFBB)的干氢EJ200发动机。(梁春华)图1 EJ200发动机…  相似文献   
125.
超燃冲压发动机缩比燃烧室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采用二维N-S方程来研究带有垂直喷射的三维问题,即拓展二维模型的适用范围,提出了一种针对喷射的简化模型,即采用源项加质来近似模拟喷射的质量添加。为了验证这种简化的可行性,针对文献中的实验条件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实验点符合得较好。运用以上简化模型,对放置在自由射流实验台上的缩比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流场,采用五组元单步反应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各主要气动参数及组分质量分数的分布,表明,根据数值模拟所得到的壁面静压值与实验壁面压力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26.
整体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飞行试验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炎武 《推进技术》2008,29(1):75-78
在地面试验基础上进行了整体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飞行试验,以验证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和飞行性能。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试飞发动机和试飞器总体设计合理;发动机性能良好;主级在余气系数0.8~2.3范围内能够稳定工作;最大比冲为6.62 kN.s/kg。达到了试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7.
最近,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推进部在NASA兰利研究中心的高温风洞中开始进行2号地面验证发动机(GDE-2)的试验。GDE-2是一台使用烃燃料的超燃冲压发动机,采用单一的综合流道、燃料控制系统和闭环热管理系统。此次系列试验的初步目标是在马赫数5状态下评估整流罩前缘位置变化对发动机进口性能和可操作性的影响。为了满足这一目标,在活动进口调节片的各种角度下进行了校准试验。  相似文献   
128.
流线追踪Busemann进气道设计参数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型面设计马赫数、唇口偏移量对流线追踪Busemann进气道设计点性能的影响规律,寻求最佳性能的进气道,对设计马赫数为6,具有不同型面设计马赫数和唇口偏移量的流线追踪进气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选取低于马赫数6的型面设计马赫数,可获得较高的流量系数和增压比,而其压缩效率并不低;进气道唇口偏移量增大,会导致流量系数、增压比变小,但却有利于减小进气道内的分离程度,还会影响隔离段内的流动,因此唇口偏移量的选取需要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29.
研究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的理论性能,采用编制的热力计算软件,分别对以硼粉、铝粉、镁粉为燃料的发动机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发动机比冲的影响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及发动机设计奠定了基础。通过与常规液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及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进行比较,说明了粉末燃料冲压发动机在比冲及体积比冲方面的优势。鉴于金属粉末燃烧产物中凝相物质含量高的特点,研究了两相流损失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0.
湍流燃烧模型对氢燃料超燃室流场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化学平衡的假定概率密度函数(PDF)模型和火焰面模型计算了德国宇航研究中心的超燃室反应流,计算结果与有限速率反应模型的和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使用有限体积法离散Favre平均的N-S方程,湍流模型采用k-ε模型.研究表明:(1)有限速率反应模型在喷氢孔近场,化学平衡的假定PDF模型在喷氢孔远场不能准确捕捉流场的细致结构,而火焰面模型对全流场预测较好,后两种模型的计算时间较有限速率反应模型节省约38%;(2)超燃室内湍流和燃烧相互作用不可忽略,从预测精度和计算效率来看,火焰面模型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