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80篇
航空   742篇
航天技术   43篇
综合类   107篇
航天   8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设计了一种吸气式面对称高超声速飞行器,针对进气道性能,分别在两座风洞开展通流试验研究。针对第1次风洞试验大攻角状态(α=8°)测量值偏离线性的问题,辅助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原因,并对试验方案进行改进设计,解决了首次试验出现的问题。结果显示,在典型状态(Ma=5~6)下,进气道起动正常,性能良好,具有一定的抗侧滑能力;随来流马赫数增加,进气道流量系数增大,总压恢复系数减小,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一致;试验结果和数值计算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基本测压方案α>4°后,流量系数和总压恢复系数出现严重的非线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主要原因为模型支撑方式及测压方式所引起的偏差,通过改进试验方案,解决了大攻角状态下测量值偏离正常趋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2.
流动四指编队和鹅群队形机群的比较这两种分队战术没有明显的分别,各有其优缺点。不过不能忽视下列因素:数量、相互支援及交战过程中的配合。如果流动四指编队做好防御,尤其是与松散编队相结合时,能够大大增强攻击能力。如果敌人的战斗单位较少或能力较弱,攻防平衡利于流动四指编队的发挥。流动四指编队并非局限为四架战斗机。当只有三架战斗机可以战斗时,另一架作为自由单位,这样战斗能力有所削弱。如果  相似文献   
143.
温浩  史爱明  鄢荣 《航空学报》2019,40(12):123196-123196
采用边界层理论与斜激波/膨胀波精确算法,建立一种结合Eckert参考温度法和Illingworth-Stewartson变换法优势的边界层权重算法,用于研究超声速黏性楔面边界层位移厚度对斜激波极值规律的影响。分别应用层流Navier-Stokes方程和湍流Navier-Stokes方程的CFD解算器对边界层新模型进行了算例精度评估。在来流马赫数为1.2~2.4和楔面角为3°~20°的范围内,压强比的相对误差小于0.1%。计入层流与湍流边界层影响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边界层影响使得最优马赫数增加;对于层流边界层,最优马赫数增量约为0.001 5~0.003 3;对于湍流边界层,最优马赫数增量约为0.002 8~0.006 1。  相似文献   
144.
本文轴对称Navier-Stokes方程组出发,采用高分辨率对称TVD格式数据模拟了包括底部回流区在内的弹丸超声速绕流流场。  相似文献   
145.
红外成像技术用于反巡航导弹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反巡航导弹的迫切需求,进行了反TBM与反巡航导弹的技术特点和巡航导弹目标特性简要分析,在探讨低空防空导弹武器在反巡航导弹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技术途径设想,以提高其反巡航导弹能力。  相似文献   
146.
本文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比冲预测作了专题综述。文中介绍了目前预测比冲所用的两种主要方法。分析了发动机中的比冲损失。关于比冲预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二相流损失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7.
超声速条件下多体干扰与分离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根据国外公开文献设计的类CAV模型,在0.6m×0.6m 跨/超声速风洞中开展了多体干扰与分离网格测力试验研究,初步获得了典型多体飞行器分离过程中的气动特性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载荷模型气动特性受分离位置变化影响非常明显。载荷模型沿轴向分离时,气动力(矩)逐步接近自由流中气动力(矩)值,载荷模型法向位置改变会引发其气动力(矩)值发生更为剧烈的变化。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尾迹和头激波的发展改变了不同轴向位置处载荷模型的表面流态,从而影响了其气动特性;二是母机模型底部流动具有明显的非对称膨胀特征,不同法向位置处流速大小和方向差异明显,导致载荷模型气动特性随法向位置变化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148.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中存在的强激波、激波/边界层干扰、分离、湍流等复杂流动现象,对比分析了当前计算流体力学中的主要空间离散格式及湍流模型,发现不同格式对强激波的分辨率基本相同,Roe和LDE(low diffusion E-CUSP(convective upwind split pressure))格式对摩擦因数和传热系数的模拟优于其他格式;S-A(Spalart-Allmaras)一方程湍流模型计算的摩擦因数比k-ωSST(shear stress transport)两方程湍流模型高10%左右,而后者预测的分离区约为前者的2倍,且分离点靠前.  相似文献   
149.
根据流体流动控制方程组,研究发现明渠中的浅水波和气体中的扰动波具有相同的传播特征,因而可用直观形象的水流实验来模拟复杂的气体动力学现象。运用收缩扩张形实验明渠得到的水流实验结果与气体流场数值仿真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明渠流模拟气体动力学现象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拉瓦尔喷管中的马赫数M与同尺寸明渠中的弗劳德数Fr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明渠中的超临界流通过楔形体和圆柱体时的流动现象可以比较理想地模拟出超声速气流在相应条件下的膨胀波和激波现象;通过改变出口外部水位的方式在明渠内形成的水跃波,可以非常形象地模拟出拉瓦尔喷管在相应条件下形成的管内激波。  相似文献   
150.
在FL-26y风洞中利用M1.4喷管和开孔壁试验段进行了实现低超声速流场的实验研究工作。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利用M1.4喷管在开孔壁试验段上建立起的低超声速流场的流场品质能够满足国军标合格指标的要求。实验还考察了不同稳定段总压、驻室抽气量等开车参数以及不同试验段扩开角、主流引射缝开度和开孔壁开孔率等洞体条件对流场的影响,为2.4m×2.4m跨声速风洞增设M1.4喷管,拓展该风洞试验马赫数的范围,使其具备M1.4的低超声速试验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为该风洞在下一阶段正式开展M1.4流场调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调试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