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53篇
航空   410篇
航天技术   79篇
综合类   100篇
航天   1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41.
针对超声波加工中振幅衰减和振幅不稳定现象,通过超声振子的静态加载试验,分析了轴向与径向加工负载力对超声振子电学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及超声振子电学参数的变化对超声振幅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超声振子的电学参数在径向负载力与轴向负载力的影响下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即超声振子谐振频率与动态电阻随着负载力的增加而单向增大,动态电感与动态电容有相反的变化趋势,二者的综合效果使谐振频率随着负载力的增加而增大,静态电容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当超声振子所受的负载力增大到一定值时,超声振子的低频谐振点会消失。依据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改善振幅衰减和振幅不稳定现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2.
针对铝合金叠层构件机器人制孔容易产生钻削毛刺,严重影响飞机装配精度和效率等问题,提出基于弱刚度环境下机器人旋转超声制孔毛刺高度的计算方法。首先,通过实验验证了高频的振动冲击对毛刺高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机器人旋转超声钻削铝合金叠层构件的钻削力经验公式。然后,结合经典薄板弯曲理论和能量法,分析了超声振动及钻削位置刚性对机器人钻削铝合金叠层板毛刺形成的影响机制。实验结果显示:所提计算方法的相对误差在13%以内,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3.
144.
145.
单晶双斜探头探伤时缺陷定位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对产品质量的检测要求越来越严格和全面了,在这种严格的检测下,各种专用的新型超声检测探头不断涌现,其中用于内燃机曲轴及石油钻铤等部位探伤的单晶双斜探头也得到了应用,但由于这种探头的特殊结构,以至它不易对缺陷定位,所在在这里,本文主要针对这种双斜探头的缺陷定位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实验证明,所求计算公式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6.
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熔点、低密度、耐腐蚀、抗烧蚀以及抗氧化等一系列优点,被列为新一代高温热结构材料的发展重点,在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但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硬度大的特点,其加工是一个难点,主要对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传统加工工艺和特种加工工艺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7.
谢少波 《上海航天》2005,22(4):19-22
为降低脉冲多普勒雷达测量高速目标时数据处理的难度,在分析目标多普勒频率和回波带宽的基础上,提出对经快速傅里叶变换(FW)后的采集数据进行压缩处理的方法,并阐述了其基本原理。研究表明,利用汉明窗可有效荻取多普勒频率,并在频域上进行数据压缩,既可保留目标的全部信息,又能获得较高的压缩比。  相似文献   
148.
本文简介超声测风仪在地表与近地表测量(三维X、Y、Z坐标风速及环境温度)的工作原理,超声测风仪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接口电路设计(采用Intel 8255并行I/O板)及系统的软硬件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49.
本文分析了几种典型的雷达杂波模型,提出了一种以IBM-PC和TMS32010为主从系统的雷达杂波模拟器,它可产生概率密度和功谱形状均可变的杂波。该模拟器具有体积小,价格低,通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0.
数字平衡线缆广泛应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以连通设备、互传信息,是工程建设中最常用的传输介质,其质量是保证信息顺利传递的关键,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测试标准和方法均是基于90m长度的基线模型,而数字平衡线缆在工厂制造中通常是以1 000ft(305m)为基本单位进行绕匝装箱。因此为方便对生产线缆进行性能检测和质量控制,针对整箱线缆的测试方法研究尤为必要。文章提出针对305m长线缆的回波损耗和近端串扰的测试方法,利用网络分析仪和阻抗转换器实现对双绞线所有线对的近端性能测试,并与国际标准进行对比,验证了可以通过测试305m长线缆的回波损耗和近端串扰值来初步判断线缆的传输质量是否合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