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71篇 |
免费 | 236篇 |
国内免费 | 25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465篇 |
航天技术 | 189篇 |
综合类 | 173篇 |
航天 | 2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56篇 |
2022年 | 85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60篇 |
2019年 | 70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74篇 |
2015年 | 65篇 |
2014年 | 108篇 |
2013年 | 81篇 |
2012年 | 97篇 |
2011年 | 104篇 |
2010年 | 86篇 |
2009年 | 85篇 |
2008年 | 96篇 |
2007年 | 100篇 |
2006年 | 81篇 |
2005年 | 74篇 |
2004年 | 48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39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超临界机翼在方案设计阶段要估算机翼面积并初步确定机翼平面形状.当进入详细设计阶段时,必须仔细考虑机翼的几何参数,以便得到对于规定任务的最佳平面形状和弯扭配置.机翼设计时不能和飞机的其他部件分开进行独立考虑,但是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只需要抓住最主要的几个机翼参数,进而在后期设计中,再详细考虑飞机方案和技术之间要涉及的全部因素. 相似文献
32.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矢量电推进系统的气动-推进耦合模型,旨在通过结合理论模型与工程经验模型,实现对矢量电推进系统气动与推进性能的实时快速评估。为了准确描述系统的气动-推进耦合效应,首先,结合涵道推进增强系数公式与工程经验模型,建立涵道推进模型;紧接着建立了涵道气动模型,并基于推进效应影响完成了模型修正;然后,分析了涵道气流抽吸效应对机翼的影响,根据涵道是否倾转分别进行了讨论,完成了耦合推进系统的机翼增升模型的建立;最后,将所有模型统一至机体坐标系下,得到矢量电推进系统的气动-推进耦合模型,并依据CFD仿真计算进行了模型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气动-推进耦合模型可以准确描述涵道增推与机翼增升效应,能在极快的运算速度下保持较高精度,满足动力学系统与飞行控制系统的实时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33.
34.
<正>在形状优化和尺寸优化已经相当成熟的今天,对于结构的设计已经很局限了,随着拓扑优化的发展,设计师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结构设计,更大程度地减轻结构重量,在飞机结构设计方面,可以很好地帮助飞机设计人员定量设计寻找机翼结构布局。拓扑优化在近20年里逐渐成为学术与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从早期的离散体拓扑优化发展到连续体结构的拓扑优化,从简单的二维结构拓扑优化发展到更加复杂的三维连续体结构的拓扑优化,近几年已经广泛应用于汽 相似文献
35.
机翼边界层的横流稳定性分析和转捩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求解经典O-S方程(LST)、扩展的O-S方程(EOS)和线性抛物化稳定性方程(LPSE),对展向无限长、后掠角25°、迎角0°、来流Mach数0.8、单位Reynolds数6.79×106/m的机翼边界层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合eN方法进行了转捩预测。研究发现无限长后掠机翼在(x,ω)平面上的中性曲线没有下支,在(x,β)平面上的中性曲线呈反拇指的形状,横流不稳定性在机翼前缘占主导作用。当外界扰动进入边界层后,幅值将被直接放大,对于频率相同的扰动,首先是展向波数β大的增长起来,演化到一定位置开始衰减,然后是展向波数β小的逐渐增长起来,并且增长的指数N逐步超过波数大的扰动。转捩在机翼前缘完成,引起转捩的扰动波的展向波长约为2mm。 相似文献
36.
以硝酸氧锆为锆源,尿素为凝胶促进剂,通过水热凝胶法结合超临界乙醇干燥,可成功制备出具
有良好纳米三维网络结构的ZrO2 气凝胶。采用透射电镜(TEM)、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BET),X 射线衍
射仪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ZrO2 气凝胶主要由无定型和四方晶相组成,其比表
面积为445 m2 / g,孔径主要分布在5 ~7 nm 和30 ~40 nm 两处。 相似文献
有良好纳米三维网络结构的ZrO2 气凝胶。采用透射电镜(TEM)、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BET),X 射线衍
射仪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ZrO2 气凝胶主要由无定型和四方晶相组成,其比表
面积为445 m2 / g,孔径主要分布在5 ~7 nm 和30 ~40 nm 两处。 相似文献
37.
38.
徐云浪 《飞机设计参考资料》2007,(2):34-41
执行人道救援和军事任务对运输机性能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大载重量、远航程使命而言,常规布局飞机似乎已接近于性能极限。要研制超出目前最好性能飞机的运输机,可供选择的构型在性能和成本方面似乎有可能获得期望的进展。文章介绍了两个高性能远程运输机设计构想,第一种飞机设计采用传统的机翼-机身-尾翼构型,而第二种飞机设计采用机翼-机身一体化构型。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翼型失速形态的种类,对翼型失速形态的机理作了一定的分析,并通过分析NACA64A212,NACA63-012,NACA4412和一先进超临界翼型失速形态与雷诺数的关系,对其超临界翼型的失速形态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40.
为了研究机翼对自转旋翼机纵向稳定性的影响,针对某复合式自转旋翼机,建立了基于状态空间法描述的非线性全量方程数学模型。该模型包含自转旋翼、机身、螺旋桨、机翼和尾翼的气动模型、动态入流模型和稳定性分析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比研究了样例自转旋翼机和样例复合式自转旋翼机的纵向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机翼的增加对于浮沉模态和短周期模态稳定性是有利的;对于旋翼转速模态稳定性是不利的,在设计复合式自转旋翼机时可以考虑增加旋翼桨尖配重来提高此模态的稳定性。机翼的纵向位置对自转旋翼机的纵向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在机翼纵向位置能满足配平约束条件下,机翼纵向位置越靠后,迎角稳定性越好,但旋翼转速稳定性越差。在设计复合式自转旋翼机时,机翼纵向位置的选择要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进行折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