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88篇
航空   629篇
航天技术   204篇
综合类   141篇
航天   30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91.
一种基于数字射频存储器的欺骗干扰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多普勒和脉压技术的相干雷达具有很强的抗非相参干扰的能力 ,并且具有抗速度欺骗干扰、距离欺骗干扰的能力 (若其距离信息受干扰 ,可由未受干扰的速度信息获得真正的距离信息 ;反之 ,若其速度信息受干扰 ,可由未受干扰的距离信息获得速度信息 )。论述了一种采用数字射频存储器的干扰机设计方案 ,它可产生距离 -速度同步欺骗干扰 ,能够有效地干扰采用多普勒和脉压技术的现代雷达  相似文献   
192.
分别建立了新型低能耗N2-NO系统的单电极尖端放电和介质阻挡放电非热等离子体NO还原实验系统,通过实验研究了电极极问电压V和尖端距离lg以及Al2O3,CaO,MgO,玻璃等不同介质阻挡对活性N原子产生及NO还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NO还原率随尖端距离lg的增大而先增后减,随极间电压Vm和气体停留时间t的增大而增大,尖端距离lg是决定电极之间的电场强度Eg和气流停留时间t的关键几何变量。利用活性N原子的产生条件解释了放电外轮廓直径及电场强度随尖端距离lg变化的消长规律。不同阻挡介质所形成的气体放电的电场强度不同,提供给活性粒子的能量也不同,从而对NO还原效果具有不同的影响。单电极尖端放电NO还原特性的研究结果对介质阻挡放电NO还原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3.
基于相似理论建立缩比模型试验相似准则,提出了火箭发动机喷流声场试验预示方法的流程。通过缩比模型系留点火试验,根据几何相似、喷流参数相似、发射环境相似来预示起飞噪声环境,在国内首次给出了运载火箭表面的噪声环境的空间相关特性,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遥测数据之差小于1.5 dB,校验了缩比模型方法的有效性。缩比模型方法对于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起飞噪声环境预示、噪声载荷设计、地面试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4.
为保障高原机场安全运行,提升高原机场起飞航班的有效载量,以安装鲨鳍小翼的空客A319-115执行“日喀则/和平—北京/首都”航线研究样本,分析各种因素对飞机采用需要授权的所需导航性能(RNP AR)对在日喀则机场起飞的性能影响,最后制定针对高原机场运行控制的标准化流程,为类似航线运行控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5.
针对探测器在小天体表面的弹跳式运动特点,提出一种表面运动控制方法。首先基于简化的运动模型,计算出探测器进行弹跳式转移所需的初始速度;然后通过对轨道方程的线性化,基于线性时变系统的求解方程,采用脉冲控制对每次弹跳的运动轨迹进行修正,增加控制精度;并分析转移距离与弹跳次数的关系;最后,以小行星1620 Geographos作为目标小天体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探测器在附着到小天体表面后的弹跳转移,也适用于弱引力环境下探测器的弹跳式探测。  相似文献   
196.
倾转旋翼机兼具垂直起降和高速巡航能力,已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研究倾转旋翼机特有的短距起飞方式下的起飞性能设计计算方法,对飞机研制项目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套适用于初步设计阶段短距起飞方式下的起飞性能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短舱最小倾斜角的确定、起飞离地速度和起飞距离计算公式的推导;同时将该方法用于倾转旋翼机的初步设计,并分析机场海拔高度和不同天气条件对起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合理,符合起飞规律,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7.
短距离起飞产生的过载加速度可能对飞行员的安全操作造成极大隐患。本文建立飞行员-座舱系统的多刚体模型,仿真分析了胸-背方向的加速度载荷(Gx)对飞行员驾驶状态下的人机动力学响应。首先,根据第3百分位的男性人体测量学数据,通过三维CAD软件建立了飞行员的虚拟假人模型;并根据设计参数的要求建立了包括座椅和操作杆(油门杆与驾驶杆)在内的飞机座舱模型。然后,以标准的短距离起飞的加速度模拟曲线为载荷条件,利用多刚体动力学软件ADAMS模拟了飞行员在短距离加速起飞过程中的动力学响应及飞行员与操作系统之间的力学相互关系。仿真结果表明,过载加速度会经飞行员身体传递给操作杆,5G加速度载荷产生的传递力作用在驾驶杆和油门杆上的值分别为128 N和211 N,两者均已超过了通常操作杆所设计的有效阈值,因此存在误操作的可能。另外,本文结合仿真结果和国外现有战机设计,提出了短距离起飞下飞行员避免误操作的可行方式,结果显示该方式可以有效地转移加速度传递所带来的影响。本文方法将为在短距离起飞作用下避免误操作的分析提供技术途径,得到的结果将为驾驶部位的人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8.
赵春晖  樊斌  田利民  胡劲文  潘泉 《航空学报》2018,39(5):321727-321727
针对基于特征点的图像匹配中匹配数目不多以及重复结构下匹配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极线几何的统计优化特征匹配算法。利用正确匹配特征点之间满足对极约束的特点,从而可以减小特征点搜索区域,避免由于重复结构引起的误匹配对。首先使用一个小的特征点样本估计图像之间的基本矩阵,并利用它结合对极约束模型来引导特征匹配;然后利用基于特征点主方向和尺度信息的统计优化方法进一步消除误匹配,得到最终匹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图像的旋转和缩放变换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匹配精度和数目有了很大提升,对于具有重复结构的图像匹配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199.
针对预警机雷达检飞试验中距离取样间隔及检飞航线边界条件的确定问题,以保证发现概率(POD)曲线的覆盖率与精确性为目标,提出基于POD曲线的预警机雷达检飞概率模型.首先,根据POD曲线的覆盖率和精确性要求确定检飞试验拟合曲线所需的采样点数.然后,根据POD曲线的经验分布函数建立检飞试验中最小探测距离和最大探测距离的计算方法,并由此确定检飞航线上距离取样间隔的长度.最后,根据发现概率的统计特性得到距离取样间隔内采样点数以及航次数等试验参数,为雷达检飞试验设计与预警性能评定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200.
《中国航天》2014,(1):37-38
“你见过月亮吗?”所有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见过”。“那你近距离地见过月亮吗?”“近?有多近?”“很近很近,近到你可以看见它的每一块石头,每一份土壤。”“……’,2013年12月,嫦娥三号发射成功,在嫦娥三号的巡视器(月球车)上就有这样一双眼睛。它能最近距离地观察月球,并进行探测。这就是我国第一台月球双目视觉在轨三维恢复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